第9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83章 最后的反扑

  天京之乱后,为了让自己不当光棍司令,洪秀全开始天朝的领导干部岗位进行重新调整。并于1858年恢复了五军主将制度,一批军事管理新秀浮出水面,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志俊为右军主将,蒙得恩为中军主将。

  这种阵营重新调整了太平军的军事结构,启用了一批新的军事管理人才,使太平军再一次激发了埋藏已久的战斗力。

  1857年,湘军李续宾部从九江进犯安徽,连续攻陷太湖、桐城、舒城,大军压境庐州南部要冲三河镇。

  当时的天京已经被清军的江南和江北大营围困,如果三河镇再被湘军攻陷,那么天朝政权将岌岌可危。

  此时的洪秀全再也坐不住了,他急忙调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部队回援,与湘军决战三河,局势就此扭转。

  11月14日,太平军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率领下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把湘军围困在三河,随后发起猛烈的攻击,这种困兽斗的方式似乎异常见效,经过数日的激战,6000湘军在三河被太平军全部杀光,统帅李续宾自杀,连曾国藩的老弟曾国华都被干掉。

  三河大捷有力振奋了军心,士气大涨。太平军一口气接连收复舒城、桐城等实地,解除了安庆之围。此后,太平军一路捷报,李世贤在皖南地区打败政府军,扭转了不利局势。杨辅清攻占了江西的景德镇。天京上游的局势暂时得到了稳定。

  陈玉成和李秀成论功行赏,被封英王和忠王。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重赏之后勇夫更勇。升级进阶后,这双王的攻击力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1860年,忠王李秀成率数万大军从天京出发,一路破城,5月克常州、无锡;6月攻陷苏州、嘉兴、江阴、昆山、太仓、嘉定;7月夺取松江,逼近上海,开辟了苏南根据地,设立了苏福省,以苏州为省会开展生产和贸易,天朝的苏南阵营由此建立。

  而英王陈玉成也不甘示弱,从宜兴一直打到浙江,直逼杭州,浙江阵营也出现了。

  ☆、第84章 最终的覆灭

  湘军在三河打败使其失去了皖北战场的主动地位。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曾国藩通过这次失败了解到,要击败太平军不能直捣黄龙,要循序渐进。所以他提出了“先剪枝叶,并捣老巢”的战略方针,而这次要剪掉的枝叶,就在安庆。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素有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不但如此,安庆同时是南京,杭州,武汉,南昌等周边城市的中心,所以无论是东进,还是西行,南来,北往,都比较方便。而且当时安庆是安徽乃至长江中下游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夺取安庆,就可大江东去,直捣天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