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2)
与英国打了三仗,败了三仗。道光皇帝用人不当而遭如此连败,什么脾气都没有了,无心也无力再战,额头上的勇字也不再发亮。
开个价吧,英国人,我不想再打了。
道光是这样想的,但英国人还没打够啊,他们现在已经杀红了眼,而且认为按照目前的形势,道光虽没力气打仗但还有力气讨价还价,不足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令人满意的条约”。所以他们决定按照原计划进行,攻打中国的心腹要地——长江流域。
4个月后,英军成功侵入长江,道光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的信心,马上派人向英军提出和谈。
1842年8月,和谈结束,更加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被迫签订。至此,两年多的第一次**战争也惨淡落下帷幕。
☆、第73章 一场仗我们所失去的.....
我们当时的中国到底从《南京条约》里失去了什么?我们先从账面上来算算:
1、割让香港。香港从此进入了一个所谓的西方民主社会,但请不要忘记,这些所谓的民主的背后,是强盗和霸权。
2、五口通商。原来清朝搞的是闭关政策,只有广州一个城市实行对外贸易,**战争后,包括广州在内,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城市都可以与外商进行直接贸易,英国还在这五个地方驻了使领馆。外国的资本主义入侵范围就更广了。
3、赔钱,中国向英国赔偿战争和**损失一共2100万元,分期付款,四年还清。至于利息是多少,合同上没有说明,不过英国人也狡猾,规定那钱没还清之前,英军继续占领舟山群岛和厦门鼓浪屿。
4、协定关税。外贸商品的入关税收多少不是清政府说了算了,英国人交多少税可以商量。
5、洋行被废掉了。**战争前,清朝是规定外商的一切买卖都要与经过清政府所认定合法洋行来交易。英国人嫌这样麻烦,直接废了洋行,想和哪个中国老板做生意就和哪个老板打交道,方便他们培植一大批自己的朋友圈,好赚钱好办事,用不着清政府的管束。
除此之外,英国人老觉得自己好像在《南京条约》里少拿了什么东西,想来想去又找清政府签订了个补充条款——《虎门条约》,获取了更进一步的利益。条约规定:
1、中英公民之间有法律矛盾的,涉案的英国人一律不受清朝的法律约束,英国人在中国犯了法,该如何处理,也是英国法律说了算。他们管这叫“领事裁判权”。(这脸皮厚的,我佩服!)
2、中国在将来与任何一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内容,如果与英国之前签订的相同或差不多就算了,但是有其他优惠政策的,为了公平起见,听者有份、见者有份,英国也可以同时获取,其他所有与中国签约的国家也同时获得。
↑返回顶部↑
开个价吧,英国人,我不想再打了。
道光是这样想的,但英国人还没打够啊,他们现在已经杀红了眼,而且认为按照目前的形势,道光虽没力气打仗但还有力气讨价还价,不足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令人满意的条约”。所以他们决定按照原计划进行,攻打中国的心腹要地——长江流域。
4个月后,英军成功侵入长江,道光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的信心,马上派人向英军提出和谈。
1842年8月,和谈结束,更加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被迫签订。至此,两年多的第一次**战争也惨淡落下帷幕。
☆、第73章 一场仗我们所失去的.....
我们当时的中国到底从《南京条约》里失去了什么?我们先从账面上来算算:
1、割让香港。香港从此进入了一个所谓的西方民主社会,但请不要忘记,这些所谓的民主的背后,是强盗和霸权。
2、五口通商。原来清朝搞的是闭关政策,只有广州一个城市实行对外贸易,**战争后,包括广州在内,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城市都可以与外商进行直接贸易,英国还在这五个地方驻了使领馆。外国的资本主义入侵范围就更广了。
3、赔钱,中国向英国赔偿战争和**损失一共2100万元,分期付款,四年还清。至于利息是多少,合同上没有说明,不过英国人也狡猾,规定那钱没还清之前,英军继续占领舟山群岛和厦门鼓浪屿。
4、协定关税。外贸商品的入关税收多少不是清政府说了算了,英国人交多少税可以商量。
5、洋行被废掉了。**战争前,清朝是规定外商的一切买卖都要与经过清政府所认定合法洋行来交易。英国人嫌这样麻烦,直接废了洋行,想和哪个中国老板做生意就和哪个老板打交道,方便他们培植一大批自己的朋友圈,好赚钱好办事,用不着清政府的管束。
除此之外,英国人老觉得自己好像在《南京条约》里少拿了什么东西,想来想去又找清政府签订了个补充条款——《虎门条约》,获取了更进一步的利益。条约规定:
1、中英公民之间有法律矛盾的,涉案的英国人一律不受清朝的法律约束,英国人在中国犯了法,该如何处理,也是英国法律说了算。他们管这叫“领事裁判权”。(这脸皮厚的,我佩服!)
2、中国在将来与任何一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内容,如果与英国之前签订的相同或差不多就算了,但是有其他优惠政策的,为了公平起见,听者有份、见者有份,英国也可以同时获取,其他所有与中国签约的国家也同时获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