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67章 冠名东亚病夫的系列活动

  公元1689年,来自英国的“防御号”商船第一次开进广州,开始了对华贸易。随后,英国在中国的贸易额不断上升,他们发现中国的钱似乎很多,但是能真正赚到钱的条件太过于苛刻。而根据历史上统计的数据显示,**战争以前,中英之间的贸易虽然非常红火,但是英国并没有在贸易过程中占到什么便宜。当时的英国百姓对我国的陶瓷、茶叶、丝绸等非常感兴趣,需求量非常大,当时的MadeinChina都是响当当的品牌,很受外国人的欢迎。

  相反,我们国民对MadeinEngland不太感冒,从英国运来的工业商品在中国几乎没有市场,这样的贸易结果,使英国人非常头痛。他们本来是想来中国卖产品赚钱的,结果却给中国人赚了个透。

  根据历史统计,1765年至1768年间,中国对英国贸易出超997704两白银;

  1795-1799年间,贸易出超白银达到346957两;

  1830-1833年间的出超白银额更是达到了2615263两。

  英国的产品在中国滞销,中国的商品却在英国畅销,英国只好每年向中国运进大量的白银,以抵补巨额的贸易逆差。

  都是那该死的闭关政策!

  英国人对清朝实施妨碍他们赚钱的政策异常深恶痛疾。当然除了闭关政策的保护政策之外,中国当时的社会是几千年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几千年都自己这样过了,用不用外国的商品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影响,所以才导致了英国商品在中国出现的销售囧况。

  没有市场,我就开拓市场;没有需求,我就创造需求。英国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了。为了转变这一局面,开拓市场,创造需求。英国人开始介绍中国人吸毒,来来来,我们一起尝尝这个**,这大烟,好抽,特爽!

  英国人变身毒贩子,通过毒品来敲开中国经济的大门,当时的毒品没有现在类别那么多元化,当时的毒品只有一种,就是**。

  **,学名罂粟,又名阿芙蓉,俗称“大烟”,是用罂粟汁液熬制而成的一种毒品,具有强烈的麻醉性,它本来是一种药物,对医治咳嗽和拉肚子有一定的疗效。但凡药有三分毒,过量食用都会有副作用,而过多吸食了**的人会上瘾,身体逐渐衰弱,精力耗散,不久就成为废人一个。

  而且,这东西,据说也非常难戒掉,估计**的上瘾程度比烟瘾要高上百倍,有过戒烟史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戒掉**的难度。因为本人不吸烟更不吸毒,所以在这问题上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历史为证,这东西的祸害不需要太多的解释。

  这样的成瘾度,也侧面反映了清朝烟民对**的依赖程度,当时政府又没有强制戒毒所,所以许多百姓甚至官员一接触**,马上不能自拔,身体和钱包双双被**掏干,成为了**的奴隶。

  其实英国并不是第一个向中国百姓售卖**的国家,在它之前,葡萄牙和荷兰的商人们在澳门和台湾混的时候也向中国人卖了一点,但是不成气候。因为这俩国家没被打跑之前在中国还是混得不错的,而且**买卖并不是他们在中国市场的主营业务,所以也不太重视。哪知到了英国卖**的时候会如此变本加厉,把毒品销售当作自己进攻中国市场的先锋力量,这种毒贩子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