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哎,只不过历史没有如果,事已至此,只能说当时的朝鲜国王还是很纯很善良的,既无害人之意,也无防人之心。贼把刀架到脖子上了才想起要打110,不过既然有困难找民警,民警还是很负责地去帮忙排忧解难的。

  明朝收到朝鲜的求援信后,马上派出宋应昌、李如松率军渡过鸭绿江,开展了我国首次抗日援朝战争。

  明朝部队一入朝鲜就显示出泱泱大国的军事实力,只用一年的时间就把日本号称最精锐的小西行长部队彻底打败,收复了平壤、开城、王京及汉江以南千余里的朝鲜国土,把鬼子们逼退到釜山境内。

  这可是朝鲜队请了外援之后一下子反超打出十几比零的小*啊,比赛当中最佳的取胜战机就是在领先方队员士气高涨的时期给予落后的对手乘胜追击的猛攻,一举将鬼子击溃。而这个时候最忌讳就是对方叫暂停,士气一下子给闸住了。

  不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战事果然被暂停了,可惜叫暂停的不是日本,而是明朝。

  时任兵部尚书石星力主议和,然后和日本和谈,明朝的部队打完收工,回家去了。

  其实也不能怪石星做出这样的决定,这场仗本来就不是我们与鬼子双方的直接战争,只不过我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必须保护好边境的稳定才派兵支援。可是我们也没有义务帮一个国家彻底地击退外敌,对于朝鲜,我们仁至义尽了。

  而且当时我们部队帮助朝鲜退敌,是完全的志愿者,干公益不收费的。要知道,打仗不是过家家,一日三餐饱肚子,庞大的军队也需要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能议和,当然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明朝是这样想的,因为我们不是红十字会,没那么多公益捐款管理费。

  朝鲜也是这样想的,因为战场在自己国土,不能成为其他国家的军事演习基地。

  鬼子们表面上也是同意的,因为有个词叫做“缓兵之计”。

  丰臣秀吉假意和谈,明朝派使臣到日本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臣服中国皇帝。丰臣秀吉摔帽子不干,和谈失败。明朝只好再次派兵进入朝鲜,再次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小朋友。

  战事的最终以鬼子们被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地游回了岛国为结局,明朝的抗日援朝战争一共打了七年,是一场反对日本侵略的正义之战,也是中朝两国友谊史上的光辉一页。

  如今,当初的朝鲜国成了如今的朝鲜和韩国,虽然他们两国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观念,但永远不变的是两国人民谨记着鬼子对他们的侵略,至今杜绝日本文化和产品的入侵,也和中国人民保持着良好的友谊。

  我很敬重朝鲜民族的精神,无论世界对他们两国的评价如何,他们这种不忘国耻的精神都值得尊重,当然,能坚决抵制日货,很大的原因也来源于自身的强大,我们在这方面还有不足。发展尚未登峰,同志还需努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