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 / 2)
次年,之前成功脱逃的天完政权原皇帝徐寿辉也重启天完政权,建都汉阳,任命了战功显赫的倪文俊为丞相。
可是,区区一个丞相能满足倪文俊的欲望吗?不可能。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倪文俊肯定是个超级好士兵,因为他不仅仅要当将军,还要当皇帝。
公元1357年,倪文俊企图干掉徐寿辉自己当皇帝,可惜不幸失败,打不过我还跑不过吗?倪文俊是这样想的,所以他马上逃跑,可是他这次真的不走运,不但打不过,也跑不了,因为他遇到了他命中的克星——陈友谅。
陈友谅是他的部下,本来是个渔民,年轻的时候念过点书,长大后县衙门找到一份贴书的工作,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办公室助理这个位置差不多,但这样的小官连他的牙缝的塞不满,更不容说满足胃口了。后来元末四处起义,他也投奔了天完政权,开始跟着倪文俊混,一直做到统军元帅。这次干掉自己的倪老板后,陈友谅迅速把其部队全部收编给自己用。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陈友谅能在吃里扒外的倪文俊部队里混到统军元帅,估计他和倪文俊也是相差无几的货色。而且别看他的名字貌似忠良,又没有什么杀气,但往往越是这种人越懂隐藏自己的杀意,越容易让人掉以轻心然后在背后给你一刀。
果然,倪文俊在谋反失败后逃跑的途中被陈友谅干掉,陈友谅夺得了天完政权的军权,并一举攻克多座城池,使天完政权成为南方各支起义军中占地最广、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随着权力、战功、领地的进一步扩大,陈友谅的野心也开始不断地膨胀。
公元1360年,陈友谅干掉徐辉寿,自称皇帝,改国号大汉。
此时的元朝,革命起义势力分为了三股:
一是北方红巾军宋政权的刘福通部队;
二是大难不死的非红巾军张士诚部队;
最后就是刚刚篡位成功的陈友谅部队。 ↑返回顶部↑
可是,区区一个丞相能满足倪文俊的欲望吗?不可能。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倪文俊肯定是个超级好士兵,因为他不仅仅要当将军,还要当皇帝。
公元1357年,倪文俊企图干掉徐寿辉自己当皇帝,可惜不幸失败,打不过我还跑不过吗?倪文俊是这样想的,所以他马上逃跑,可是他这次真的不走运,不但打不过,也跑不了,因为他遇到了他命中的克星——陈友谅。
陈友谅是他的部下,本来是个渔民,年轻的时候念过点书,长大后县衙门找到一份贴书的工作,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办公室助理这个位置差不多,但这样的小官连他的牙缝的塞不满,更不容说满足胃口了。后来元末四处起义,他也投奔了天完政权,开始跟着倪文俊混,一直做到统军元帅。这次干掉自己的倪老板后,陈友谅迅速把其部队全部收编给自己用。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陈友谅能在吃里扒外的倪文俊部队里混到统军元帅,估计他和倪文俊也是相差无几的货色。而且别看他的名字貌似忠良,又没有什么杀气,但往往越是这种人越懂隐藏自己的杀意,越容易让人掉以轻心然后在背后给你一刀。
果然,倪文俊在谋反失败后逃跑的途中被陈友谅干掉,陈友谅夺得了天完政权的军权,并一举攻克多座城池,使天完政权成为南方各支起义军中占地最广、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随着权力、战功、领地的进一步扩大,陈友谅的野心也开始不断地膨胀。
公元1360年,陈友谅干掉徐辉寿,自称皇帝,改国号大汉。
此时的元朝,革命起义势力分为了三股:
一是北方红巾军宋政权的刘福通部队;
二是大难不死的非红巾军张士诚部队;
最后就是刚刚篡位成功的陈友谅部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