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或许,有些人是可以打一辈子仗都没挨过一次刀子的,也有些人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却能死里逃生的。但赵二肯定不是这些人,因为要他命的就是他首次亲征高粱河所挨的那一箭。

  那次中箭后,也不知道契丹的箭上涂了什么毒药还是北宋的御医技术不行,赵二的箭伤一直好不了,后来上战场靠前指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终于在公元997年,赵二的箭伤病情加重,驾鹤西去,太子赵恒即位,名宋真宗。

  宋辽之战从宋太祖开始一直打到了宋真宗即位,历经两代人三个皇帝的折腾依然没有分出胜负,实在是旗鼓相当的代表作,不过他们都累了,不想再打了,双方决定议和,条件是什么呢?

  宋朝每年给辽国送20万匹绢,10万两银子。

  这个,有点汗颜。北宋为了统一,辽国为了报复,宋辽之战打了25年,结果就是北宋每年给辽国20万匹绢,10万两银子搞定。打了25年,到头来辽国却只是要钱,估计老赵在天上知道后肯定要狠狠地抽赵二一顿。

  不是说了先谈判吗?钱能解决的问题还是问题吗?

  估计赵二当时带着他哥的那份买卖合同和辽国谈判,也许这25年的战乱就有可能避免。不过历史就是历史,不存在估计、可能、也许、或者这些词语。宋辽两国也因为每年20万匹绢,10万两银子和平相处到了北宋末年。

  北宋与辽国的矛盾暂时缓和了,但并不代表北宋就平安了,当时的北宋,社会矛盾非常严重,大小起义不断,特别是在北宋征服了部分国家和藩镇的政权交替时期,起义主要原因是开国初期老赵三招的遗留问题。

  当初的地方藩镇和原来的小国在被老赵统治之前,财政完全是自收自用的。当时的各地的土豪和小皇帝为了扩张或者坚守阵地,都各自养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军人不是机器人,是要吃饭啊。这么一笔军费开支全部把帐记到了老百姓的头上,苛捐杂税一大堆,民众受剥削很严重,矛盾很大。

  老赵统治各地之后,取消的缴税项目很少,基本按照原来的缴税制度不变,但是军队不怎么养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防止反扑。这样按照原来的征税标准,大量的钱财流进了老赵的钱包。历史告诉我们,封建统治阶级的主要工作就是剥削老百姓,他们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以至于当时的媒体采访老赵对统一各国之后的执政理念时,老赵还堂而皇之地回答:

  “一开始大臣们建议我按照原来地方政府的标准征税的时候,我是拒绝的,不可能说你叫我这样征我就这样征,首先我要试征一下。

  后来我经过调研也知道,原来的征税标准是符合当地实情的,被征了税的百姓是饿不死的。我又把这种征税制度介绍给其他藩镇和地方政府一起征,来来来,我们一起征税。

  所以现在轮到我统治这块地方的时候,我就叫百姓们不要听信什么老赵称帝,免税三年还开仓发粮赈灾之类的西游大话,那些都是骗人的,不真实的。我现在要大家看到的效果,就是之前的政府征你多少税,我统治之后的政府也一样征你多少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