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年,日本明治时期,正值中国清末。这个时候的中国人,为了求一条生路,除了下南洋、去美国当劳工、去澳大利亚挖金矿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去了日本。这部分中国人的祖籍,以广东和福建为主。

  这些中国人到达日本之后,除了中国文化天生赋予的技能之外,并无其他擅长。所以,这些中国人便在日本横滨定居下来。并以开设中餐馆谋生。被这一批华人带到海外的中国菜品中,便有中国人祖传的制面技术和煮汤方法。

  从此之后,吃拉面在日本成为一种风潮。随后,拉面便被日本人视为日本菜之一。直至后世,日本拉面特别注重汤底的传统,仍旧延续中国八大菜系中粤菜对汤底的重视。

  所以,后世的余生品尝日本拉面时,几乎便认为这是在吃粤菜。而如果把日本拉面加入粤菜菜系中,即便是吃过五湖四海的老饕和顶级的粤菜厨师,也不会认为有画风不符的感觉。算是日本菜,也算是中国菜。

  而日本原本自中国宋朝便学去的并自己加以探索的面条吃法,迅速的销声匿迹。不见踪影。

  有了这个先例在,余生便有充足的信心,让中国人的炸货,逐渐代替日本菜的油炸天妇罗,让中国的麻婆豆腐完全取代日本豆腐,让中国的八大菜系完全淹没日本人源于禅宗的、寡淡无味的怀石菜。

  ps:  今天写这一章的时候,纠结了许久,删改了许多次。其实,如果按照情节铺陈,这个内容段落,以及前面的许多内容段落,只要加一些人物,就能拖出十几章的内容来。并且,在其中应用踩人打脸的桥段,应该会更符合网络众的口味。不过,这么写了两千余字,回头再看的时候,突然发现,清唱在这本书中,追求的那种比较浓缩的历史感没有了。清唱真心看不下去,所以删了重写。变成现在这样。

  清唱知道众口难调,不过,这部小说还是保持这风格吧——即便有时候清唱也觉得它有些像大纲。不过,回想起来,所读的史书,哪一部不是大纲风味的呢?即便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记》。又或许,大纲性的记述,才是史书的本味。

  发几句牢骚。并,谢谢大家的点击、收藏、推荐、订阅。

  第二百七十一章 共同开发

  至于日本菜中讲究的五色五味五法和餐具中的山水意境,倒是可以保留。反正,这是中国文化固有的东西。非常契合。只要中国菜就此推广开来。那么,到数十年后,日本人吃日本菜即吃中国菜,吃中国菜,还是在吃中国菜。

  那么,整天吃中国菜、满嘴伪中国语、遵从着从中国起源礼仪的日本人,到底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余生这种赚钱方法,简直如同抢钱。虽然如今的日本实行物资统制,不过,手表、珠宝、古董、日元等东西,却不在统制物资的名单上。而余生的青鱼中餐馆又有已经在日本黑市上找不到什么宝物可言的满清遗老遗少们坐镇,所以,只要是来吃饭,通通欢迎。

  结账的时候,不用现金也可以。自然有对文物精熟的遗老遗少们,鉴定价值。甚至,还可以找零变现……

  这种如同抢钱的生意,自然会引起他人的眼红。日本人不敢把余生如何,但是,美国的大小财阀,各类地主土豪和投资人士,却纷纷找上门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