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在二战之后,日本人饥荒的年月里。虽然日本人近海的渔业仍然丰富。但是,产量却总上不来。在一九四七年,美国人允许日本人经济恢复的时候,正是余生进入日本渔业的好时机。

  这个时候,日本人的财阀正在被麦克阿瑟逐步解散。对日本近海渔业的掌控力,降到最低,而普通的渔民,却又没有太多的资金,进行投入。

  第二百七十章 饮食文化

  在此情况下,财大气粗,随时能从美国买了先进渔船,又和美国驻军关系很好的余生。一旦想要进军近海渔业,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成为日本近海渔业的巨头。

  当然,余生在日本的投资,并不只为了赚钱。

  日本作为面积狭小的岛国,几乎所有资源都是匮乏的。但只有两种相对丰富,一种是森林资源,在后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极高。不能种粮食的山地上,几乎全都长着树。另一种,便是海洋渔业资源。日本人的渔场,渔获量极高。

  余生开发日本人的渔业资源,可不是抱着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去的。他对日本近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必然是破坏性的。如果按照正常历史发展,日本人近海渔获数量的大规模减少,总要等到后世二十一世纪。

  这个时候,日本人才发现,自己喜欢吃的鱼,已经都被自己吃的差不多了。近海的生态平衡和鱼群数量,基本不可能恢复。于是,只能进行远洋捕捞和水产养殖。

  余生的计划,是让这个情况提早数十年发生。在悄无声息的将日本人的粮食行业控制到手中之后,余生还想将日本人的渔业控制在手中。

  这种控制,也必须要在悄无声息、并且能让日本人接受的情况下进行。余生从美国一次性的购买了二十艘最先进的大型渔船。这些渔船上,都安装了追踪鱼群的声纳,捕鱼效率比日本渔民手中普通的小渔船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这些渔船的船长,便是当年余生在上海滩收留的数十个孩童。这些孩童如今已经长成少年,因为余生开了个远洋运输公司,这些孩童都在其中任职,所以对驾船航海都有丰富的经验。最难得的是忠心耿耿,并且讨厌日本人。

  在得知余生的计划后,这些少年几乎是拍着胸脯打包票。宣誓一定要把日本近海的鱼群捞尽。

  当然,一次性捕捞干净是不太可能的。毕竟,海洋是所有生物的起源之地。其中生物种类之多。生态系统之复杂,远胜于陆地。海洋生物开始倒霉,就是从人类发现海洋资源也可以利用、海里的鱼居然比河里的鱼好吃的。

  不过,在工业时代开始之前。人类捕鱼的数量。远远赶不上海洋生物自我繁殖修补的速度。所以,这种捕捞,对海洋的生态平衡破坏不大。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当人类将工具发展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束缚时。

  人类捕鱼的数量,便远远超过了海洋生物自我的繁殖速度。鱼类的数量开始大规模减少。不过。人类也有顾不上捕鱼的时候,比如说二战,这是海洋生物难得的喘息之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