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这种物资统制的力量有限,日本大城市每人每天的大米配给,也只有二百九十七克,但是,这也比战后日本经济刚刚崩溃时强了许多。至少,饿死的人少了。可以保证日本留存住一部分劳动力。

  在此基础上,日本人开始了价格体系的统制。同时,开始集中资金,恢复基础工业的展。一九四七年一月,由日本政府出资,正式成立复兴金融公库。一九四七年三月,日本政府制定了《产业资金贷放优先表》,对手头所有的资金进行统一安排,保证重点产业部门的需要。

  第二百六十三章 粮食

  这些重点产业部门之中,排名第一序列的,便是煤炭、钢铁和肥料。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煤炭。这样的倾斜生产,不仅仅是在贷款方面的优待,而且是在生产资料和工人生活上的全面倾斜与优待。

  由于这种集举国之力的重点倾斜,一九四七年,成为日版本历史上煤炭行业增长最快的一年。增长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三点二。一举扭转了日本工业生产负增长的局面。

  日本经济,就此算是缓过一口气。开始了实际上的复苏。

  当然,美国人对日本的改造,并不止于工业。在拆解日本的世家财阀时,美国人便开始了对日本人农业的改造。

  日本人的农业关系,受中国影响,在千年以来,都是上层对下层的分封关系,都是地主和佃农的关系。虽然受西方影响,日本人的改变比较早。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八七二年,日本明治政府便开始了土地改革。

  这场改革中,日本明治政府承认了土地私有权,根据土地的实际支配权确定土地所有权——由农民世袭租种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短期租用的土地,归出租人所有;典押的土地,归受押人所有。

  到了一八七三年,日本人又颁布了地税改革条例。

  不过,这样的改变,并没有太多作用。地税改革后由于租佃和地税相当于全年收获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还保留着原本的关系。农民的土地问题根本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所以,大量的日本人,仍旧维持着租佃与耕种的生活方式。与经济获得方式。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能力进入工厂和城市。这种劳动力在产业上的偏移,使得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未能出现象西方国家原始积累时期那样,源源不断地出现大量离开农业生产流入城市劳动市场的产业后备军。

  由于劳动力的缺失,和低层次经济体系的运作使得普通民众消费能力的缺失,日本人根本没有太大的国内市场可言。这使得日本人的经济,在原始积累的时期。便只能另寻出路。

  想要展,外国的市场和外国的资源必不可少。日本人为了展经济,只能从外界掠夺财富。美国人很明确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允许日本人恢复经济的同时。也着手于拆解日本原本的农业生产方式。因为这才是日本对外扩张与掠夺的根源。

  从一九四六年十月开始,一直到一九五零年,根据美国人制定的农地改革法案,在乡地主土一町步(约合十四点八市亩)以上的出租土地中的一百九十四万町步,被美国人以战前的土地价格强行收购。并转卖给四百二十万户普通农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