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日本人的死伤,和战争的激烈程度,很快传到了驻扎在中国的日本军队之中。虽然此时的硫磺岛之战才刚刚开始,大多数日本士兵并不清楚战局如何,但是,军队上层的军官和各类文职官员的心中却是一清二楚。自然忧心忡忡。

  不过,虽然忧心忡忡,这些人还是不能乱。否则日本战局失利的消息传到了下层士兵的耳朵里,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呢!为了粉饰太平,一九四五年,日本人即将覆灭时,李香兰在上海大光明大戏院举行了演唱会。主打曲目,正是此时风靡上海滩的《夜来香》!

  “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凄怆,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著芬芳,

  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

  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拥抱著夜来香,吻著夜来香,

  夜来香,我为你歌唱,夜来香,我为你思量,

  啊……我为你歌唱,我为你思量。

  夜来香,夜来香,夜来香……”

  第一百九十九章 演唱会

  《夜来香》这一曲,虽然与时代的沉重感并不搭调,甚至背道而驰,但正如经过尸体滋养的大地才能开出娇柔的花朵一般,这种靡靡之音在李香兰唱来,便让人有惊心动魄的错觉,和宁愿沉浸于歌声之中的幻觉。

  在一九四四年,当李香兰在上海滩刚刚唱响这首《夜来香》时,日本军部的上层,在听过后,觉得这首歌太过华美柔婉,并不符合日本军队的铁血风格,容易腐蚀军人的心智,所以禁了这首歌一段时间。然而,越是生活残酷,人的精神越是需要抚慰。这首《夜来香》很快在上海滩传唱开来,灌制出来的唱片,不过几天的时间,就被销售一空。日本人根本就禁不住。

  而李香兰又是日本人首屈一指的文化入侵工具,日本人在发现李香兰的这首歌对中国人又如此大的吸引力后,便不再禁止了。李香兰凭借此歌,一举成就歌后的地位,并借此歌曲名留史册。

  当然,关于《夜来香》的纠结并没有到此的为止,这首歌诞生的时间,实在是太不适宜。满篇歌调,只有风花雪月,歌曲的意境中,有一个绝美女子,在夜色深沉处独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一声低唱,自然让人魂消梦断。虽然,这样的意境营造,在艺术成就上,确是巅峰之作,但是,正因为其太过动人心魄,所以,在日本战败,离开中国后,这首歌也被视为会麻醉人心,腐蚀心智的靡靡之音。并且,一直禁绝到后世的八十年代。

  直到邓丽君的嗓音在后世响遍中国大地,这首《夜来香》才混在诸多轻歌曼舞的调子中,再次在中国传唱开来。后世国人所听的《夜来香》,大多不是李香兰的原版,而是邓丽君的翻唱了版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