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后,大卫格里菲斯便以电影演员的身份,与Biograph签约。签约的原因很简单,由于Biograph此时经营的不景气,Biograph主动要求格里菲斯当导演。这个职位虽然不是格里菲斯梦寐以求的编剧。但是,导演本身便有调整剧本的权力。这让格里菲斯非常高兴。其第一部影片《多莉历险记》在一九零八年上映。

  作为一个热爱狄更斯小说的文艺青年,格里菲斯自然有一颗独立于电影的商业运作之外的心。他不但在拍摄可以卖钱的电影,而且在追求一种自己独有的、不同于此时摆脱不了戏剧舞台的叙事技巧。

  第一百九十三章 格里菲斯

  在一九一二年,据电影杂志统计。格里菲斯十几分钟的电影《TheSandsofDee》之中,有六十八个镜头之多。而同期在美国大火的意大利电影《Queen,Elizabeth》,虽然长达五十三分钟,却只有二十三个镜头。和舞台戏剧的区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格里菲斯的这种对镜头的探讨,自然会造就出许多良心作品。他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为Biograph拍了将近一百五十部电影。Biograph因此起死回生,大红大紫。

  而在一九一零年的时候,由于格里菲斯被Biograph排到西海岸拍电影,所以格里菲斯带着丽莲·吉许、玛丽·璧克馥等当年的明星,在洛杉矶旁边找到了好莱坞。并在此拍摄了几部电影。而在这几部电影后,业界才逐渐发现好莱坞这块风水宝地。

  一九一一年,好莱坞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内斯特影片公司在此定居。同年,在好莱坞定居的制片厂,加起来有十六个之多!从此后,好莱坞才诞生了,诸如米高梅,华纳兄弟,派拉蒙和雷电华等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影巨头!

  所以,如果说一句是格里菲斯发现了好莱坞,并开启了好莱坞时代,并不算过分。不过,他的主要成就,并不是这个。大卫格里菲斯之所以被后世的电影史铭记,是因为其两部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

  这两部作品算得上是同期电影无法逾越的高峰,因为这两部电影几乎奠定了后来,一直到后世,电影镜头使用的基本语法和蓄势技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