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了黄金外,中国大量的文物被日本人强取豪夺。根据后世的日本官方统计,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以来,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多达三百六十万件。

  而且,日本人和当年的八国联军不同。八国联军对于北京城的掠夺毫无组织和计划。一通乱抢之后,焚毁的圆明园的价值,恐怕比所有抢劫到的文物的总价值还要高。而日本人对中国的劫掠,则是经过长时间的侦查和计划的。

  在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在中国取得特权,然后便派了大量的特工以各种身份进入中国。这些特工的任务不是掠夺,而是搜集情报。而经过长时间的情报搜集后,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日本的各大财团和政府机构,如满铁、三井、三菱等,便派出大量对中国文化研究极深的专家学者。以各种名义,搜购中国的文物。

  当然,这种“搜购”也不过是个幌子而已。日本人做的,是对中国文物资料更详细的收集与整理。并罗列出值得抢劫的名单。而且,不仅仅是中国,在这个时代,所有国力日渐衰弱的亚洲国家,都在日本人考察和抢劫的范围之内。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以掠夺亚洲财富为主要目的的“金百合计划”!

  而“金百合计划”的正式实施与南京大屠杀相伴而行。南京自成为民国政府的首都后,便有不可计数的商贾巨富,政界要员聚集于此。人口稠密,商业发达。又是六朝古都,聚集积淀下的古玩珍宝,黄金白银无以计数。

  所以,日本人在屠杀三十万中国人的同时,也没忘了把南京的银行富户搜刮的一干二净。至于平民百姓的财产,被掠夺的数量更是无法统计。中国人从来都有省吃俭用,把财富留给下一代的好习惯,结果这无数代积累下的财富,便全都便宜了日本人。和死亡数十万人的大屠杀相伴的劫掠对比,日本人对伪满的劫掠,只能算是“金百合计划”的前奏。

  当然,抢劫只是日本人劫掠财富的手段之一。对于富户的敲诈勒索“你不给钱我就撕票”的事情和见到坟墓就挖的事情常有发生。同时,日本人还大量的生产烟土以及其提纯后的产品,并以此获得大量的财富。在一九三四年,烟土顾问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时,美国人就曾直斥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烟土贩子!

  这些被日本劫掠而去的中国文物中,不乏绝世无双的珍品。其中最珍贵的北京人头盖骨至今不知所终。而禁止中国人拍照的便有南宋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南宋李迪的《红白芙蓉图》、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图》、元代因陀罗的《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西魏时代唯一的墨迹《菩萨处胎经》等等。

  除此之外,中华数千年积累的典籍也被日本人一扫而光。战后,美国曾对日本掠夺的文物进行过调查,确认日本有十七处地方存放着战时抢来的书籍,其中有日本皇宫、东京科学博物馆、东京帝国大学等。美国占领当局的结论是,日本有三百万册从中国各地图书馆掳掠来的珍贵图书和手稿。

  在后世,日本人从来都不愿意承认这段历史。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下水道

  绝大多数在博物馆中展出的中国文物,并不标明出处。归还更是无从谈起。后世中国追讨回的文物寥寥无几。三百万册文化典籍,只不过要回来十余万册,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实在让人恼火。

  而被劫掠到日本的财富,却成为日本人在战后崛起的雄厚资本。虽然波茨坦公告明令日本不得拥有军工企业,但是在日本人将军工企业转为民用之后,其工业体系却是保留了下来,而其从大量的亚洲国家掠夺而来的劳工修筑的各种基础建设,也被保留了下来。随后,美苏冷战,日本反而成为美国人在亚太的桥头堡,对日本的态度转而变为扶植。

  于是,日本人从亚洲各国掠夺来的财富便迅速转化成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因此,即便在战败后遭受重创,日本人也可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这对于一个资源极度贫乏,地域狭小至极,所有食物和工业原料都基本上依靠进口的岛国而言,简直就是奇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