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在这个时代,柯达公司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一八八零年,当时还是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获得摄影干版的专利,然后利用自己手中的发明专利,开始大量的生产摄影干版。随后,摄影干版的生意便大获成功。乔治伊士曼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一八八一年,乔治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开始全力经营自己的公司。

  与此同时,乔治伊士曼也继续研究着简化摄影技术的方法。两年之后,乔治伊士曼获得成功。一八八三年,乔治伊士曼发明胶卷,摄影行业自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到了一八九二年,伊士曼干版公司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摄影行业的巨头自此诞生。柯达公司的成功绝不止于对专利技术的研发,而且,在经营上也很有一套。一八九六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柯达公司花费重金,成为其主要赞助商。

  随后,这时隔千年举办的古老运动会迸发出巨大的魅力。成为世界顶级的运动赛事。柯达公司的名字伴随奥运会传遍欧美世界。到了一九零零年,柯达公司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同时,日本的销售办事处开始筹划建设,加拿大的生产厂也开始动工建设。此时的柯达已经成为国际摄影业的巨头!几乎所有的摄影器材,柯达都有涉及。

  而余生自从拍摄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在美国大红之后,便被柯达公司列入可以合作的观察名单。而到了《大闹天宫》再次红遍美国,柯达公司的高层基本上便定下了与余生的合作意向。毕竟,此时中国人既能在国际上出名,又在国内有不小影响力的人不多。即使有,也很少有人是娱乐圈的。只要柯达公司能和余生达成合作意向,那么余生在中国的影响力,便会帮助柯达公司轻而易举的打开中国的市场!

  这笔买卖,双赢至极。可是就在柯达公司准备行动的时候,其大本营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越演越烈。开拓市场的计划便被搁浅下来。一直到了余生来到美国,先后上映《偷袭珍珠港》和《舌尖上的中国》两部既叫好,又叫做的纪录片,柯达公司才再次决定重拾和余生合作的计划。

  所以,柯达公司便派出了卡斯特,希望和余生达成合约。合约期限内,除非柯达公司并没有此产品,否则余生只能使用柯达公司生产的摄影器材。与此同时,余生需要在柯达公司要求的时间和地点,向公众表明柯达的摄影器材很好用!

  作为后世的穿越众,余生对于这种原始的代言并没有什么反感。不过,他另有打算。就在卡斯特把各种条款说的优厚无比,天花乱坠,并且对着余生大抛媚眼惹得青小艺怒目而视的时候,余生突然问道:“你们公司缺钱么?”

  “嗯?”卡斯特一愣。

  余生接着道:“我听说因为战争,柯达公司在欧洲的损失不小!在日本和远东也已经无法立足了。如今全靠加拿大和美国的分支机构在支撑?”

  卡斯特没想到余生对柯达公司居然了解甚多。于是问道:“余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我只是觉得和贵公司的合作,其实可以更加深入一些。”

  “哦?余先生有什么建议?”

  “我想对贵公司进行投资。虽然贵公司的市值不小。但是,以我的财力,估计还是可以占到一定股份的。当然,投资完成以后,我就是贵公司的股东了。为自己的公司做点代言,自然是理所应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