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拔刀之术讲求在刀刃拔出,脱离鞘口的刹那一击。初拔刀时缓慢,进而加快,至刀离鞘口时,则已快如电闪雷鸣!这拔刀的角度存乎一心,用刀之人的预判落点也不可知,而出击又极快,所以极难防御!传说中的迎风一刀斩,便是在拔刀术的基础上诞生的。

  有此拔刀术在,陈天便不可能转身离开。一旦他有离开的动作,便会被这个日本高手判断出先手,然后引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击!

  不过,虽然日本人的剑道传承完整,锐利难当。但中国武术对此早有破解之法。

  在步战中,特别是人数比较少的战斗中,其实最好用的兵器是剑而不是刀。只不过剑有两刃,使用技巧繁杂至极。而刀的使用技巧,却主要就是劈砍一种。所以,中国武术中有“百日练刀,千日练剑”的说法。所以,在古代和江湖传闻中,但凡是顶尖的高手,练的都是剑而不是刀。

  而一旦人数多了,到了大规模的战斗层次。用的最多的兵器,便是刀和枪了。骑兵配砍刀的冲击力,经过无数战斗的检验,在**出现之前,是冷兵器中威力最强者!

  而且,中国的剑术,讲究的是后发制人,剑走轻灵,并不重于狠辣。用刀的最大缺点,便是刀的劈砍,容易形成一个被卡死的角度。一旦这个角度形成,那么就会很容易被用剑的高手一剑戳死。

  而日本的剑道,对于这种情况也并非没有防备。除了讲求先手外,还讲求心理技巧和冷读术,将先手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并且,一旦招式用老,也会有肋差这样的小刀出现,一弥补一二。

  而刀剑之争,就此便不再是技巧的高下之争,而是使用人的斗争。两者各有长处,就看理解的深入程度和临场发挥了。

  陈天和日本高手对峙的时间并不长。余生虽然背着二百公斤的黄金,但是由于其最近武功又有所进境,所以,虽然吃力,但还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一个正常人的运动速度的。眼见得余生便要跑出视线外。那个日本高手虽然蓄势还没到巅峰,却也不得不用出自己平生所学的最高技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