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2)
余生有些奇怪,仔细看看报纸,方才满头黑线。他余大才子居然又上头条了!而且报纸头条的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情传后世,做我老婆好不好》、《余大才子两首情歌,骗回少女》、《余生大婚,新娘婚纱造价能装备一个团》……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倒是青小艺非常坦荡,不以为忤,反而笑得肚子疼!
不过,上海滩的小报记者们,还算是有些真本事的。不知究竟是如何旁敲侧击的,竟然将余生在婚礼上唱的那首《做我老婆好不好》,从新华公司的几个小明星的手上弄了出来。并刊登在报纸上。
这首歌简单易学,在后世也不过就是听几遍就能跟着唱的口水歌而已。这个时代的上海滩,连中学生都普及基本的音乐教育。所以,当《做我老婆好不好》这首歌一经报纸刊载。便立即被上海滩的人自己唱了起来。
只用了三天!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上海滩的大街小巷中,就已经全是《做我老婆好不好》这首歌了。而此时,这首歌连唱片都没有发!
而且,这首歌的适应范围极广。不但社会上层可用,即便是贩夫走卒,唱这歌也不会画风不符。不但已经结了婚的可以唱,正在求婚的可以唱!
第九十七章 问英雄(二)(第二更)
除此之外,就算是正在谈恋爱的小小儿女,唱起来也没有任何问题。并且,更显大胆!若是真想凭此歌打动姑娘芳心,更进一步,也未必便是不可能。
所以,不过三天的时间,这首曲调风格与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歌曲,便在上海滩传唱开来。而随之流传开来的,是余生和青小艺堪称传奇的爱情故事和一件贵重的、火红色的婚纱。而由余生和青小艺共同配音的《女儿情》,便由幻象中的故事,有了那么一丝真实的色彩。大量的观众,开始重看《女儿情》。
所以,《女儿情》的票房就在已经疲软的时候,又陡然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
而此时的日本宪兵队中,南造云子和新一任的上海日本宪兵队的队长森田弘一,正在听着几个日本人做的情报分析。而若余生在场的话,一定认得出,这几个人便是前几天混进他婚礼的那几个。
“队长,我并不认为这个余生就是新亚饭店爆炸案和黄道会覆灭一案的主谋。并不是南造云子特派员分析的不对,而是上海人际牵连太多。有点关系实在是很正常。如果余生的人际关系网中,有军统的人,便不难理解了。”
“所以,我建议从婚礼上的那几个青帮帮众入手。毕竟,中国的本土势力和军统不可能没有一点牵连。军统中人,有青帮的身份,或者干脆以此身份潜伏在与皇军亲近的青帮人士中,不是很正常么?”
南造云子和森田弘一都点头。森田弘一也对南造云子道:“这个分析其实很有道理,我们皇军守卫的目标,从来都没有过这么大的失误。从常玉清到季云卿,再到俞叶封和张啸林。他们的死,并不只有与皇军亲近这一条诱因!”
↑返回顶部↑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倒是青小艺非常坦荡,不以为忤,反而笑得肚子疼!
不过,上海滩的小报记者们,还算是有些真本事的。不知究竟是如何旁敲侧击的,竟然将余生在婚礼上唱的那首《做我老婆好不好》,从新华公司的几个小明星的手上弄了出来。并刊登在报纸上。
这首歌简单易学,在后世也不过就是听几遍就能跟着唱的口水歌而已。这个时代的上海滩,连中学生都普及基本的音乐教育。所以,当《做我老婆好不好》这首歌一经报纸刊载。便立即被上海滩的人自己唱了起来。
只用了三天!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上海滩的大街小巷中,就已经全是《做我老婆好不好》这首歌了。而此时,这首歌连唱片都没有发!
而且,这首歌的适应范围极广。不但社会上层可用,即便是贩夫走卒,唱这歌也不会画风不符。不但已经结了婚的可以唱,正在求婚的可以唱!
第九十七章 问英雄(二)(第二更)
除此之外,就算是正在谈恋爱的小小儿女,唱起来也没有任何问题。并且,更显大胆!若是真想凭此歌打动姑娘芳心,更进一步,也未必便是不可能。
所以,不过三天的时间,这首曲调风格与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歌曲,便在上海滩传唱开来。而随之流传开来的,是余生和青小艺堪称传奇的爱情故事和一件贵重的、火红色的婚纱。而由余生和青小艺共同配音的《女儿情》,便由幻象中的故事,有了那么一丝真实的色彩。大量的观众,开始重看《女儿情》。
所以,《女儿情》的票房就在已经疲软的时候,又陡然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
而此时的日本宪兵队中,南造云子和新一任的上海日本宪兵队的队长森田弘一,正在听着几个日本人做的情报分析。而若余生在场的话,一定认得出,这几个人便是前几天混进他婚礼的那几个。
“队长,我并不认为这个余生就是新亚饭店爆炸案和黄道会覆灭一案的主谋。并不是南造云子特派员分析的不对,而是上海人际牵连太多。有点关系实在是很正常。如果余生的人际关系网中,有军统的人,便不难理解了。”
“所以,我建议从婚礼上的那几个青帮帮众入手。毕竟,中国的本土势力和军统不可能没有一点牵连。军统中人,有青帮的身份,或者干脆以此身份潜伏在与皇军亲近的青帮人士中,不是很正常么?”
南造云子和森田弘一都点头。森田弘一也对南造云子道:“这个分析其实很有道理,我们皇军守卫的目标,从来都没有过这么大的失误。从常玉清到季云卿,再到俞叶封和张啸林。他们的死,并不只有与皇军亲近这一条诱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