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声不过说出来,张善琨便觉得心头一憋。

  “不过,鄙人观《万里长城永不倒》中,尽是对传统礼教的继承与赞美,竟然并无一丝批判。可是这些思想,才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洋的原因。所以,从教化之用上来说,鄙人并不看好这部电影。”

  “另外,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之所以有如此的创意和风格,大都和余生导演脱不了关系。所以,鄙人十分好奇,余生导演的文艺理念到底是什么呢?”

  张善琨已经无力吐槽,余生也觉得大开眼界。若是放在后世,在这样名流云集的场合,两人平素又没有宿怨,总该说些恭维的话才是。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一般来说,是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给自己树敌的。

  而余生知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还是和后世有些不同的。书呆子会多一些,有真性情的人也会多一些。这些学问通达的人,并不以理顺身边的人际关系和升职加薪为追求。这些人追求的唯一东西,便是自我的实现。所以,都有极强的个性。

  并且,成就越高的人个性越是强烈。所以有鲁迅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所以有精通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的辜鸿铭仍旧留着被视为落后的小辫。所以有一代狂哲熊十力动辄自称“熊十力菩萨”,也有和熊十力因学识分歧而辩驳不休甚至拳脚相加而交情不损的废名。

  相比这些大牛,这个沪江大学的中文教授不过是给电影提了一些不同的意见而已。且评论并不一味的偏颇,已经算是很温和了。不过,既然此人的问题已经出口,那么余生便要应答。

  余生走上台去,对众人道:“余某自幼读书,并不认真。国学功底没法与诸位相提并论。不过前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心,余某不敢或忘。”

  “其实,自一八四零年以来,皆是西方文化冲击我中华,将我中华文化一一解构批驳,以至于众心迷茫,不知所从,于是道德之事混乱沦丧。然而,我中华有五千年文明,有五千年民族,这五千年的先圣祭奠出的哲思,难道不如西洋三百年么?”

  “为何非要是用西方的文明体系与价值观念来解构批驳我中华文化,难道西方文明便批驳不得?解构不得?我今欲以中华之五千年文明与西方三百年文明,两大体系相互解构,相互融合,构建出一个新的价值体系、新的哲思道德出来,又有何不可?纵然是不成功,就此一试,又有何不可?”

  第四十八章 西游记(第二更)

  “就叙事电影而言,其艺术性本身便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电影本身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是故事带来的冲击力!”

  “而故事,相比《史记》而言,我更愿意追溯到唐传奇。从唐传奇开始,中国人的故事,才有了绚烂的色彩。然后是话本,章回体小说。这些故事,流传至今,并不凭借哪一家哪一派。所凭借的不过是故事本身的艺术性,和寻常百姓的喜爱!所以,余某人所追求并不是批判,并不是某一家某一派的学说,而是大家对于这个故事的真实喜爱的规则!”

  “如果说,非要余某为自己的文艺理念做一个总结,那么,我告诉诸位——我要让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的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的意!要那漫天神佛,都烟消云散!”

  这句话本是后世今何在《悟空传》中的词句,后世多少人看《悟空传》在看到这一句时,觉得心中震动,觉得神采飞扬!这话虽然狂妄,却也是人自知自立的明证,放在学问一道上,有此心,便也算是入门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