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虽然日本的饮食文化与中国不同,但是日本人到中国后,还是能吃得惯中国菜肴。

  所以,及至后世和平时期,当韩国电视剧中的主人公有如下对话——“我们国家的料理还真是多样化,虽然中国有很多料理,可是大部分都是炒或者炸的”之时,除了中国人,绝大部分日本人也表示反对。

  ***************************

  马六是在一九三七年,十月份,韩复渠奉命将他的部队全部由胶济线的高密一带调往津浦线与日本人对峙时,觉得韩复渠靠不住,跟随众多逃亡的难民,一路逃亡到上海的。因为自小在济南的酒楼打工,跟师傅学得一手地道的鲁菜手艺。

  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山东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鲁菜是中国汉族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一个自发型菜系,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全面、难度最高、最见功力的菜系。

  历史上鲁菜有三个最重要的时期:两千五百年前的儒家圣贤们奠定了中国饮食注重精细、中和、健康的审美取向;一千五百年前《齐民要术》中的“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奠定了中餐的烹调技法框架;明清时期大量菜品进入宫廷,形成了众多极端考验厨艺的菜品和技法。

  而所谓的满汉全席,一百零八道菜肴中,鲁菜独居三十席!

  马六虽然没学全鲁菜的手艺,实际上不过是个半瓶子醋而已。然而,单凭已经学会的手艺,便足以谋生。

  来到上海后,原本准备靠着多年的积蓄,开一间小小的鲁菜馆子谋生,却不料手艺太好也会惹来祸端。当年常玉清自上海逃亡到大连时,便吃过数次正宗的鲁菜。感觉味道难忘。这一日,经过马六开的小馆子,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气,便叫了两个菜尝了一下。

  这一尝之下,但觉得马六所做的鲁菜,口味极为正宗。便也不管马六同意与否,强行招揽到自己的麾下。让马六在新亚饭店,这个黄道会的老巢中,当了一个掌勺。

  马六虽然是因为日本人入侵,才舍弃家业,逃亡上海。但却是中国人最传统的保守性格,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本事报仇,他所有的本事也不过就是做两个好菜而已。而且,在新亚饭店中工作,至少可以全家衣食无忧。他的妻儿老小虽然遭人白眼,却也是安全的。所以,马六也就在新亚饭店中安心呆了下来。

  这一日,常玉清自己盘算该如何招待日本人,让主子吃的开心时,便想起自己无意间收留的马六来。让马六准备地道的鲁菜,给日本的太君们庆祝节日。

  只是这一日,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后厨中的帮厨虽然比前几天多了,却明显都是些他不熟悉的生面孔。而且,有几个帮厨干的活,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仿佛从来就没下过厨一般。好好的菜叶子,在择洗的过程当中,被蹂躏的缺东少西,惨不忍睹。如同狗啃的一般,完全不能用了!

  马六大怒,上前踹了给几个帮厨每人一脚:“你们几个是谁招进来的?这么胡闹!知不知道这些菜是做给日本人吃的?如果做不好,大家都要掉脑袋!”

  有一个身材粗壮的年轻后生,被马六踹了一脚后,明显有些不忿,刚想要跳起来,却被旁边的一个少年拉住。正是和马六关系不错的小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