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世对唐生智下达的命令,产生各种质疑。如果将日军拖入巷战,不但会为整个战局赢得时间,也会避免大量平民的死伤。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余胜带着妻子叶轻语跟随军队突围。准备跟随国民党军从下关渡江,准备撤到浦口。

  余胜与叶轻语,不过是南京最普通的平民。余胜的父亲是一家洪拳武馆的教头,靠着教徒弟养家糊口。在父亲去世后,余胜便继承了武馆,继续靠着不高不低的收入过小日子。

  叶轻语是中国最最传统的女性,以相夫教子为己任。虽然上过学,有文化。却也能安心在家,平和度日。

  小夫妻你侬我侬,至准备逃亡时,已结婚五年。叶轻语也刚在医院查出已有身孕。

  在日本人围城时,余胜通过军队中曾经在武馆中练过武艺的师兄弟,打听出国军撤退的路线。

  可是这对小夫妻对人性的理解仍旧不深。国民党在此时已是疲惫败退之军,军心已然散乱。

  有多少人会认真执行命令?而又有多少人会按次序撤退?

  大多数的将领,不过是用电话吩咐一下下属的撤退事宜,便脱离队伍,先到了下关。

  这些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不告而别和先行逃跑,使得国民党军队的下层指挥陷入混乱之中。这也是导致南京毫无抵抗能力,任人宰割的重要原因之一。

  将领胆小如鼠逃出生天,部下英勇作战成为俘虏,被无情屠杀。

  在大多数将领过江后,日军就已经将南京城围困的水泄不通。散兵和难民,找到一切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木盆,屋梁,甚至是木质门窗,进入浩大的长江之中。向对岸游去。

  余胜自小习武,身体强健,抢来一根巨大的木质房梁。叶轻语和他自小在长江边上长大,都识水性。随着众人一起进入长江中。

  江水冰冷,极为消耗体力。并且,长江宽阔,直线距离也至少有两公里之多。余胜托着精疲力尽的叶轻语,借助半浮半沉的巨大木质屋梁,奋力横渡长江。

  在终于觉得脚踏实地的时候,日军第十六师团的先头部队,第三十旅团第三十三联队冲到下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