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171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四字如敕,傅则安只觉有一种无形的迫力侵压而来,断过的肋骨本能发疼。

  他伛身咳嗽两声,神情依旧平和逊顺,道:“谢郎君是个妙人。”

  傅则安被簪缨留在豫州协理政务,在乞活兵里摸爬滚打,也同谢止打交道最多。之前在建康,他同大宗出身的谢二郎虽然也来往,却只止于泛泛之交,而到了豫州这一年,他冷眼留意谢不弥的行止,才觉世人称赞陈郡谢氏子弟为芝兰玉树,是不无道理的。

  谢止明知簪缨在豫州布局,是有意建立自己的势力,但是看在她选用的官吏将地方治理得卓有成效,并未阻拦。

  去年朝廷曾下令剿灭豫州境内的“乞活匪”,也是谢止从中斡旋,才未兴刀兵。

  严兰生听后一笑,“若那时能打起来,乞活军早在一年前便能占住豫州,豫州便尽在女君掌握,而不归朝廷管辖了。谢二是看得通透,给南朝留下了一口喘息之机。人心恋本,毕竟是南边的人,还是向着南边。”

  簪缨点头轻道:“当时兖州务在破敌,青州自顾不暇,腾不出第三只手掌控豫州。彼时未下此城

  ,眼下便不好硬夺了。”

  豫州的流民军团兵强马壮,占据一个豫州不在话下——但父子连心,要紧的是荆州谢刺史的态度。

  此前卫觎攻打洛阳时,谢韬不曾落井下石,便是留有商谈的余地,此时对豫州动用蛮力,反会把谢氏逼到建康那一边。

  荆州接沿长江,占尽地利之便,轻易启衅与之为敌,又将是一场连年累月的战事。

  傅则安有句话说对了,到了洛阳并非到达终点,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梳拢。

  簪缨轻捻指腹,心中想着南北局势,抬首瞥目。

  她看的方向仿佛是西方,又像是西窗。窗外石子径上,第一个对她提出应废除九品中正,为寒士发声的人,正拖着一身病骨跪在那里。

  簪缨还记得当时的她什么也不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