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31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真不明白,傅则安究竟是怎么想的,王三娘子前年同他定了婚不假,可她不幸丧父后,如今与母亲寄居在堂叔家中,孤儿寡母,仰仗着叔婶一家的鼻息过日子。王氏不站太子,此时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她与东宫和好如初,傅则安作为东宫的伴读,却给王三娘去信,让三娘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且连一日都等不及,非要入夜去送,是生怕坏不了王家女娘的声名,就只念着自己家的那点子蝇营狗苟吗?

  簪缨猜想,此事背后多半还有那傅妪撺掇,就像前日这老妪派儿媳孙氏去行宫,见不奏效,今日又盯上了乌衣巷里未过门的孙媳妇。

  真是恶虎役伥,伥又役傀,傀再支儡,那些坐在广厦高堂上的人,当真以为自己动动手指,便可以随意操纵履下之人,皆为自己所用了。

  簪缨闭了闭目。凭什么?

  她记得,前世的王三娘在孝期满后,也未能嫁入傅府。

  隐约听说,是傅老妪说王氏女年近双十,不配为傅氏长房宗妇云云……簪缨当时在萝芷殿自身难保,也打听不出十分具体的缘由,也没法子见到三娘问一问。

  后来李景焕登基,傅家成了新朝显贵,大抵更看不上失怙的王三娘了吧。总之直到她死,也没听说傅则安传出婚讯。

  那个时候,傅则安又在哪里,又在衡量什么呢?

  任姊姊新教她的那句俗语怎么说来着,哦,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可连市井之徒,如此反复无常,多少也会脸红一下吧,傅则安好歹是饱读过诗书的高门子弟,给别人论起典故来,头头是道,为何轮到他自己,一听家中长辈调唆几句话,便全然没了分辨的能力呢。

  又或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便可以脱下那层矜持的华服,不在乎露出原本的虚伪本色?

  簪缨从小到大,却居然一直觉得这样一个人,正直,端方,可学可观。

  她摸了摸帖子上笔画温柔的簪花小楷,“我且做回恶人,不管三娘是为王家来的,还是为傅家来的,见不着我,她便也两边都得罪不着,日子便也好过些。待此事了结,我再回拜她赔礼。”

  望有那一日,她活成她自己,三娘也是三娘自己,两人再相见叙话,岂不轻松快活。

  簪缨看着春堇出去传话的背影,心里计算:春堇姊姊的父母兄弟都没了,虽是身世孤苦,命途凄舛,却也等同没有软肋,不会被谁拿捏住;而她对傅府再无一丝感情,任那头怎么闹,她兵来将挡,也不会伤筋动骨;至于小舅舅那里,更不消她担心;剩下的便是杜掌柜和任姊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