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绍在数日前派遣使者前往荆州刘表处,相约刘表一同称帝,刘表答应了,而且袁绍在得到刘表的承诺之后,还让人前往联络兖州的曹操,拉拢曹操一起称帝,我们的密探刚刚将消息传回来,主公就立马前来找你商议了。”

  “袁本初四世三公、刘表汉室后裔,怎么能够做这样的事情呢,他们真的利欲熏心呐!”荀彧一下子咆哮起来,很是气愤。

  韩彦拉了拉荀彧,让他坐下,示意他先冷静下来,荀彧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文若,天下已经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天下了,如今天下,就犹如东周战国时代,诸强相争,你掰着指头数一数,曹操、袁绍、刘表、刘备、孙策、刘璋、张鲁、马腾、韩遂、公孙度,哪一个是真心拥戴汉室的,刘表称帝,刘备已经和他联合了,孙策在占据江东之后,已经向朝廷讨要官职,你看看,这是孙策的奏表,曹操,人所共知的奸雄,你看看,哪一个是真心拥戴汉室的。”

  荀彧接过韩彦手中的奏表,上面孙策语气很是强硬,要朝廷册封他为扬州牧,不然他就要和袁绍联合起来,让荀彧看的双手颤抖不已。

  “文若,醒一醒吧!你知道吗,现在不是光武时代了,而是战国时代,我也不是王莽。”

  毛玠也上前说道:“主公先前对我们说,当今天下人,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尧舜禹时期的人,兢兢业业在个人德行的完满上,无可指摘无可挑剔,却不合时宜;第二种是春秋时期的人,潇洒华美,相信盛世的辉煌可以重塑,旧世的种子还能长成参天大树;第三种是乱世人,穿透暮气深沉,摧枯拉朽般踏碎冢中枯骨,开辟新天新地;第四种是苟且之人,顺应大浪载沉载浮,没有自己的信念与坚持,随波逐流。你看看你,是哪一种人?”

  “我确实一直是活在梦里,不顾现实,实在是太愚蠢了!”荀彧一声苦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文若,我已经打算好了,我欲废除三公九卿制度,从今以后,以三省六部制度统领朝纲,三省为尚书、秘书和内侍省,六部为吏、礼、兵、户、刑和工六部,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再也不执掌朝事。”

  韩彦说着,拿出一张大图,摊开来,对荀彧继续说道:“内侍省,皇帝之近侍,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参用宦官和士人,掌侍皇帝,管理宫室之事,掌传达诏旨,守御宫门,洒扫内廷,内库出纳和照料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务。秘书省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考校古今。尚书省执掌六部,总领国政……”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物;刑部掌法律刑狱,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工部掌屯田、工程、航政及水利诸事,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六部设尚书一人,归尚书令统调。另外还重建御史台,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整饬风纪。另置大理寺,专门负责平反冤狱……”

  “主公这般大刀阔斧的改制,难道不担心制度混乱吗?”

  “正所谓:不破不立,若是不变,怎么能将整个河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欲请文若继续执掌尚书令一职,还请文若切莫推辞,没有你,河北少一柱石啊!”

  “卑职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家父当年因忌惮宦官,于是让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永汉元年(189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至董卓入朝,张扬跋扈,彧才弃官归乡。及至主公邀请在下前来冀州,时年卑职年刚到三十,主公不已卑职才疏德浅,委以重任,将冀州全部相托,及至今日,主公仍以河北相托,卑职万死难保主公知遇之恩,卑职誓死追随主公。”

  荀彧当下对韩彦是三拜九叩,行大礼,这是为了向韩彦表明自己的立场,韩彦当下连忙父亲荀彧,笑道:“文若在,我心无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