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清宫日常(清穿) 第129节(5 / 7)
顶在前头的胤禛和胤祥同样愣住了。
只见在城墙前方,自发迎驾的乡老们密密麻麻的站成一排。鲁地为圣人故里,当地人最是讲究礼法规矩,尽管康熙的圣驾不是第一次经过,每一次,当地破局名望的乡贤们,都会自发的在城墙外恭迎。
云珠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场面了。
但与以前每一次不同的是,这次乡贤们在对康熙请过安后,又齐齐跪下,向大清帝国的继承人,皇太子胤礽恭敬行礼,甚至由于这是第一次见到皇太子,乡老的态度不由更加热切一些,对着太子行的礼,也只交康熙轻上一星半点。
而这,正是让云珠和胤禛、胤祥愣住的原因。
皇家父子之间隐晦的斗争、忌惮,依然披着那份父慈子孝的面具,出了京城,那份暗潮汹涌并不被人得知,山东诸人见太子礼贤下士的模样,不由交口称赞,恭贺康熙后继有人。
但,这份恭贺,在康熙看来,与挑衅无异。
见着山东诸人对太子拥护的模样,康熙笑意微顿,骤然冷下的眼眸在太子身上一扫而过,随即又扬起笑意,亲热的接见着这些懋老们。
只是晚上,云珠隐隐听说,康熙将太子叫去书房,很是训斥了一番。
当天,太子便高热不退。
云珠在行宫里刚安顿好,便收到了太子病重的消息。
“令随驾太医为皇太子诊治,告诉他们,务必上心。”云珠抬起眼皮,迅速吩咐着,随即又让秋菊将随行的药材翻出:“太医那边未必带了多少趁手的药材,将我们带着的药材全部送去太子那里,以太子的安危为第一要务。”
尽管太子那儿不缺药,在物质上胤礽享受了全天下的供养,许多东西康熙都舍不得用,全送去了毓庆宫。
秋菊领命而去,被迎面而来的寒风吹得打了个趔趄,又站直身子,逆着风艰难地往前而去。
到底是大清朝的太子,谁也不敢怠慢了去,太医们用最快的速度围到了太子的床前,只见白日里还精神熠熠,打马奔行的太子,正烧的脸色通红,嘴唇干裂,满头满脸都是虚汗。
↑返回顶部↑
只见在城墙前方,自发迎驾的乡老们密密麻麻的站成一排。鲁地为圣人故里,当地人最是讲究礼法规矩,尽管康熙的圣驾不是第一次经过,每一次,当地破局名望的乡贤们,都会自发的在城墙外恭迎。
云珠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场面了。
但与以前每一次不同的是,这次乡贤们在对康熙请过安后,又齐齐跪下,向大清帝国的继承人,皇太子胤礽恭敬行礼,甚至由于这是第一次见到皇太子,乡老的态度不由更加热切一些,对着太子行的礼,也只交康熙轻上一星半点。
而这,正是让云珠和胤禛、胤祥愣住的原因。
皇家父子之间隐晦的斗争、忌惮,依然披着那份父慈子孝的面具,出了京城,那份暗潮汹涌并不被人得知,山东诸人见太子礼贤下士的模样,不由交口称赞,恭贺康熙后继有人。
但,这份恭贺,在康熙看来,与挑衅无异。
见着山东诸人对太子拥护的模样,康熙笑意微顿,骤然冷下的眼眸在太子身上一扫而过,随即又扬起笑意,亲热的接见着这些懋老们。
只是晚上,云珠隐隐听说,康熙将太子叫去书房,很是训斥了一番。
当天,太子便高热不退。
云珠在行宫里刚安顿好,便收到了太子病重的消息。
“令随驾太医为皇太子诊治,告诉他们,务必上心。”云珠抬起眼皮,迅速吩咐着,随即又让秋菊将随行的药材翻出:“太医那边未必带了多少趁手的药材,将我们带着的药材全部送去太子那里,以太子的安危为第一要务。”
尽管太子那儿不缺药,在物质上胤礽享受了全天下的供养,许多东西康熙都舍不得用,全送去了毓庆宫。
秋菊领命而去,被迎面而来的寒风吹得打了个趔趄,又站直身子,逆着风艰难地往前而去。
到底是大清朝的太子,谁也不敢怠慢了去,太医们用最快的速度围到了太子的床前,只见白日里还精神熠熠,打马奔行的太子,正烧的脸色通红,嘴唇干裂,满头满脸都是虚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