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清宫日常(清穿) 第111节(3 / 7)
云珠骇然,这便是爱新觉罗家的血脉吗?才这么大点的人,骨子里就无师自通了各种权势纠葛。
然而,胤禛骨子里,到底还是有着血性的,他倔强地说道:“皇阿玛如此行事,置靳大人于何地,又置黄河两岸百姓于何地?”
云珠带着香气的手,忙捂上胤禛的嘴,嗔道:“噤声。”
见着胤禛犹自愤愤,云珠戳着他的额头:“也不听额娘说完,既然靳大人如此狼狈,在京中日子必然不好过,额娘传信给你舅舅,让他们对靳大人多关照几分,至于治河一事,你皇阿玛心意已定,黄河千百年来也未能治理成功,靳大人这些年费了数不尽的人力物力,下游入海口亦没能疏浚,说不准于新换上的河道总督,能彻底解决黄河水患呢,事情既未出结果,不能莽撞做结论。”
胤禛连连点头,以示受教。
第155章 又是南巡
治河的人才,不是那么好找,于成龙在吏治上确实清明,官声颇佳,他所主张疏浚下游入海口,也确有其道理,甚至将康熙都说服,然,黄河到底是黄河,若能被这最寻常的手段驯服,黄河水患也不会成为千百年来各个王朝的心腹大患。
靳辅被革职后,新上任的河道总督王新命按着疏浚下游入海口的思路,战战兢兢治理了一段时间,却毫不见成效。
更讽刺的是,在康熙免了靳辅职位后没多久,江南方面传来奏报,由靳辅主持修建的中河,已然开通,下游水患,亦可缓解。
单说这消息,除了康熙,朝中对此置若罔闻,江南随即传来的奏报,便让朝堂之上的大人们也上心起来,何也?原来是从江南到京城的漕运河道,被淤泥堵塞,沿河官员希望靳辅能够去主持漕河疏浚工作。
何谓漕运,漕运,说是京城的生命线也不为过,江南鱼米之乡,每年的稻米赋税,白盐丝绸,全部要通过运河,从杭州,从苏州,从江宁,沿河而上,过天津卫,至通州,源源不断的东西被从江南运至京城,使京中物资颇丰,可以说,京城人过着这样的日子,离不开漕运。
得知漕河堵塞,朝堂上的官员们急了眼,无论公心私心,一致认为必须尽快疏浚河道。
雪花似的折子飞到康熙的御书房中,有请求将靳辅放出治河的,也有举荐其他有才之事的,甚至还有浑水摸鱼,趁机举报政敌的,嘴仗笔仗便没停过。
康熙冷眼旁观着这场闹剧,只想看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
前朝纷乱,让康熙也兴致缺缺,后宫中妃嫔已经有许多日子没有见到康熙的身影了,唯有宫中还有孩子的妃嫔,康熙会去坐坐,看看孩子。
↑返回顶部↑
然而,胤禛骨子里,到底还是有着血性的,他倔强地说道:“皇阿玛如此行事,置靳大人于何地,又置黄河两岸百姓于何地?”
云珠带着香气的手,忙捂上胤禛的嘴,嗔道:“噤声。”
见着胤禛犹自愤愤,云珠戳着他的额头:“也不听额娘说完,既然靳大人如此狼狈,在京中日子必然不好过,额娘传信给你舅舅,让他们对靳大人多关照几分,至于治河一事,你皇阿玛心意已定,黄河千百年来也未能治理成功,靳大人这些年费了数不尽的人力物力,下游入海口亦没能疏浚,说不准于新换上的河道总督,能彻底解决黄河水患呢,事情既未出结果,不能莽撞做结论。”
胤禛连连点头,以示受教。
第155章 又是南巡
治河的人才,不是那么好找,于成龙在吏治上确实清明,官声颇佳,他所主张疏浚下游入海口,也确有其道理,甚至将康熙都说服,然,黄河到底是黄河,若能被这最寻常的手段驯服,黄河水患也不会成为千百年来各个王朝的心腹大患。
靳辅被革职后,新上任的河道总督王新命按着疏浚下游入海口的思路,战战兢兢治理了一段时间,却毫不见成效。
更讽刺的是,在康熙免了靳辅职位后没多久,江南方面传来奏报,由靳辅主持修建的中河,已然开通,下游水患,亦可缓解。
单说这消息,除了康熙,朝中对此置若罔闻,江南随即传来的奏报,便让朝堂之上的大人们也上心起来,何也?原来是从江南到京城的漕运河道,被淤泥堵塞,沿河官员希望靳辅能够去主持漕河疏浚工作。
何谓漕运,漕运,说是京城的生命线也不为过,江南鱼米之乡,每年的稻米赋税,白盐丝绸,全部要通过运河,从杭州,从苏州,从江宁,沿河而上,过天津卫,至通州,源源不断的东西被从江南运至京城,使京中物资颇丰,可以说,京城人过着这样的日子,离不开漕运。
得知漕河堵塞,朝堂上的官员们急了眼,无论公心私心,一致认为必须尽快疏浚河道。
雪花似的折子飞到康熙的御书房中,有请求将靳辅放出治河的,也有举荐其他有才之事的,甚至还有浑水摸鱼,趁机举报政敌的,嘴仗笔仗便没停过。
康熙冷眼旁观着这场闹剧,只想看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
前朝纷乱,让康熙也兴致缺缺,后宫中妃嫔已经有许多日子没有见到康熙的身影了,唯有宫中还有孩子的妃嫔,康熙会去坐坐,看看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