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清宫日常(清穿) 第95节(3 / 7)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不想去这动人之处走上一遭。
南巡兴师动众,也不知还能有多少次,若仅此一次,没捞上伴驾的机会,只能守在宫中,这又如何能接受呢。
在云珠处没有得到准话的妃嫔们,眼珠子一转,各显神通起来。
一时间,高位妃嫔的宫中,门庭若市,还是后来,久不问后宫事的佟佳皇贵妃勃然大怒,才将这些小动作止住。
此时的康熙,却正奉太皇太后在古北口温泉,日日巡幸塞外,避开了宫中这次纷扰。
等康熙终于回宫,宫中重又恢复了平静。
宫中所流传的消息确实不错,康熙早便有了南巡之心。
黄河水患频发,不少地方甚至频频决堤,给沿岸之人造成巨大的灾难,康熙少年读书时曾读过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到此句之时,康熙抚掌长叹,深感世间至理莫过于此。
对于年年治水,年年泛滥的黄河,康熙早便想着去泛滥区巡视,然而前些年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从没有个停歇的时候。
终于,这一年里风平浪静,灾祸亦有,但祸患不大,总体而言可以称为一句海晏河清。
南巡之事,也算是提上了日程。
对康熙而言,他心内还有一个较之治河,更为隐秘的想法,自大清入关以来,郑氏占据台湾,南方海患不止,清朝历任皇帝担心郑氏父子以台湾为据点,驱逐大清,特下令海禁。
此时郑氏祸患已平,台湾收回,并归于福建,海上威胁不再存在,重开海禁一事,可以重新提上日程,康熙试探过朝中大臣对海禁看法,朝中重臣各执一词,纷争吵嚷让康熙一时难以决断,他暗下决心趁着南巡一事,探究重开海禁是否可为。
乾清宫里,康熙手持御笔,斟酌着随驾之人。
皇太子,大阿哥,三阿哥都是稳重的,之前也伴驾来过塞外,康熙大手一挥,率先将这三人的名字写上。
↑返回顶部↑
南巡兴师动众,也不知还能有多少次,若仅此一次,没捞上伴驾的机会,只能守在宫中,这又如何能接受呢。
在云珠处没有得到准话的妃嫔们,眼珠子一转,各显神通起来。
一时间,高位妃嫔的宫中,门庭若市,还是后来,久不问后宫事的佟佳皇贵妃勃然大怒,才将这些小动作止住。
此时的康熙,却正奉太皇太后在古北口温泉,日日巡幸塞外,避开了宫中这次纷扰。
等康熙终于回宫,宫中重又恢复了平静。
宫中所流传的消息确实不错,康熙早便有了南巡之心。
黄河水患频发,不少地方甚至频频决堤,给沿岸之人造成巨大的灾难,康熙少年读书时曾读过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到此句之时,康熙抚掌长叹,深感世间至理莫过于此。
对于年年治水,年年泛滥的黄河,康熙早便想着去泛滥区巡视,然而前些年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从没有个停歇的时候。
终于,这一年里风平浪静,灾祸亦有,但祸患不大,总体而言可以称为一句海晏河清。
南巡之事,也算是提上了日程。
对康熙而言,他心内还有一个较之治河,更为隐秘的想法,自大清入关以来,郑氏占据台湾,南方海患不止,清朝历任皇帝担心郑氏父子以台湾为据点,驱逐大清,特下令海禁。
此时郑氏祸患已平,台湾收回,并归于福建,海上威胁不再存在,重开海禁一事,可以重新提上日程,康熙试探过朝中大臣对海禁看法,朝中重臣各执一词,纷争吵嚷让康熙一时难以决断,他暗下决心趁着南巡一事,探究重开海禁是否可为。
乾清宫里,康熙手持御笔,斟酌着随驾之人。
皇太子,大阿哥,三阿哥都是稳重的,之前也伴驾来过塞外,康熙大手一挥,率先将这三人的名字写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