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4 / 5)
清明,和倪瓒《江南春》并作《江南春图》。
夏避暑石湖,临摹了李公麟的《饮仙图》,写《饮中八仙图》。
八月,在学囿堂作《秋树豆藤图》。
文伯仁为唐伯虎画像,唐伯虎题词。
苏州、松江等地大洪水。
十一月望夕,夜宿广福寺。
吴县知县李经升户部主事,作《送李尹》。
1518年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戊寅49岁:三月上旬,写《兰亭诗序》。
四月中旬,七峰精舍为孙思和写《丹阳景图》,并题诗8首。
八月十四唐伯虎夜梦草制,作《夜梦草制》及《记梦诗》。
十月九题《明宋镰自书戴曾伯序文卷》。
十月望,重宿清溪堂。
十二月八日为岳母吴儒人(唐伯虎元配徐氏之母)作墓志铭《徐氏岳母吴儒人墓志铭》。
郑若庸来到丹阳,与孙育共修禊唐伯虎作《纪事长歌》。
本年,应天、苏州等地大雨下了一个多月,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返回顶部↑
夏避暑石湖,临摹了李公麟的《饮仙图》,写《饮中八仙图》。
八月,在学囿堂作《秋树豆藤图》。
文伯仁为唐伯虎画像,唐伯虎题词。
苏州、松江等地大洪水。
十一月望夕,夜宿广福寺。
吴县知县李经升户部主事,作《送李尹》。
1518年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戊寅49岁:三月上旬,写《兰亭诗序》。
四月中旬,七峰精舍为孙思和写《丹阳景图》,并题诗8首。
八月十四唐伯虎夜梦草制,作《夜梦草制》及《记梦诗》。
十月九题《明宋镰自书戴曾伯序文卷》。
十月望,重宿清溪堂。
十二月八日为岳母吴儒人(唐伯虎元配徐氏之母)作墓志铭《徐氏岳母吴儒人墓志铭》。
郑若庸来到丹阳,与孙育共修禊唐伯虎作《纪事长歌》。
本年,应天、苏州等地大雨下了一个多月,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