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搞基建[穿书] 第248节(5 / 7)
当地的驻军听到了些风声,担心这些人对施县令不利,便派了些人手到县衙保护。哪知道这个好心的举动又被那些人编排成了心虚。
那些人都是平头百姓,面对衙门外全副武装的兵卒们不免害怕,畏首畏尾不敢动手。曾经在药铺工作的胡山便打起了毒药的主意,带着人去药肆那边抢了石比霜,在城内外的水源里下了毒,并通知了所有‘自己人’事先储水。
第二天,除了收到消息的,城内许多人都中了毒,县衙里的人和城外的兵营也不例外。
一伙人便浩浩荡荡大摇大摆地冲进了县衙,将中毒的兵卒和衙役们全都杀了,又把病榻上的施县令抓了起来,拷问赈灾银粮的去处。
施县令百口莫辩,被他们打得遍体鳞伤。
群情激愤间,那些人原本要将‘贪官’施县令直接拉到城门口去斩首‘示众’,王耐却出了个主意,既然施县令说钱粮还没到,那不如先再等两天,反正人在他们手里,量他也翻不出什么花样。
于是,他们鸠占鹊巢,占领了县衙,反将施县令扔进了县衙大牢。
那群人手上沾了血,也激起了凶性,便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去城外的兵营屠营。
他们不熟悉军营的储水习惯,估计错了时间,冲进去的时候有大半人还没有中毒,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后他们留下上千具尸体,凭着人数优势和一股子蛮力赢了。而那些镇东军,几乎无一幸免,全被他们杀了。
两天之后,调拨往沧州的银粮真的到了!
他们便让身形气质与施县令较为相似的王耐拿着印鉴,冒认县令直接收下了那批东西。
众人夸赞王耐料事如神,把他捧上了天。有了银粮,他们腰杆也硬了,便学着恒州那群人的做法,宣布成立‘沧州军’,凡是加入沧州军的,便可以共同分享那批救灾钱粮。
一时之间,无数灾民投奔而来,他们挑着身强力壮的人加入,队伍也迅速膨大。
周边有些村子不‘服从’的,有了上次的‘经验’,他们直接都采取下毒加屠杀的模式。
齐州听闻风声,曾经派兵过来打过他们一次,他们这边仗着人多势众,僵持不下,后来广晋也起了暴乱,齐州府怕被两面夹击,便退回去自保了。
↑返回顶部↑
那些人都是平头百姓,面对衙门外全副武装的兵卒们不免害怕,畏首畏尾不敢动手。曾经在药铺工作的胡山便打起了毒药的主意,带着人去药肆那边抢了石比霜,在城内外的水源里下了毒,并通知了所有‘自己人’事先储水。
第二天,除了收到消息的,城内许多人都中了毒,县衙里的人和城外的兵营也不例外。
一伙人便浩浩荡荡大摇大摆地冲进了县衙,将中毒的兵卒和衙役们全都杀了,又把病榻上的施县令抓了起来,拷问赈灾银粮的去处。
施县令百口莫辩,被他们打得遍体鳞伤。
群情激愤间,那些人原本要将‘贪官’施县令直接拉到城门口去斩首‘示众’,王耐却出了个主意,既然施县令说钱粮还没到,那不如先再等两天,反正人在他们手里,量他也翻不出什么花样。
于是,他们鸠占鹊巢,占领了县衙,反将施县令扔进了县衙大牢。
那群人手上沾了血,也激起了凶性,便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去城外的兵营屠营。
他们不熟悉军营的储水习惯,估计错了时间,冲进去的时候有大半人还没有中毒,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后他们留下上千具尸体,凭着人数优势和一股子蛮力赢了。而那些镇东军,几乎无一幸免,全被他们杀了。
两天之后,调拨往沧州的银粮真的到了!
他们便让身形气质与施县令较为相似的王耐拿着印鉴,冒认县令直接收下了那批东西。
众人夸赞王耐料事如神,把他捧上了天。有了银粮,他们腰杆也硬了,便学着恒州那群人的做法,宣布成立‘沧州军’,凡是加入沧州军的,便可以共同分享那批救灾钱粮。
一时之间,无数灾民投奔而来,他们挑着身强力壮的人加入,队伍也迅速膨大。
周边有些村子不‘服从’的,有了上次的‘经验’,他们直接都采取下毒加屠杀的模式。
齐州听闻风声,曾经派兵过来打过他们一次,他们这边仗着人多势众,僵持不下,后来广晋也起了暴乱,齐州府怕被两面夹击,便退回去自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