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不干了 第44节(4 / 7)
这当然好。
可是,为什么?往常也没听说过他有这方面的想法啊。
姜芜心中不解,迟疑了一下才问:“王爷是早有这样的想法吗?还是今日来到我家,见到了喻哥儿他们才一时兴起……”
“不算一时兴起,我早有这样的想法。”
萧霁说的是实话,不过他做这件事的目的不像姜芜那么纯粹。因为他想通过做这件事引起皇帝的注意,让皇帝看到他的能力。
至于他这么做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对政治有兴趣,想往上爬成为实权王爷,而是因为萧世承父子的“死劫”快到了。
原著里没有详细描写萧世承父子的死因,只说太子萧世承是在南下赈灾的途中感染风寒,回京半个月后吐血身亡。皇长孙萧炎则是因悲痛过度,突发心悸,与其同日而亡。
虽然崔昂和崔灵嫣已经暂时被他控制住,但这跟萧世承父子的命运没多大关系,他们依然很有可能会像原著里写的一样,在半年后同日而亡。
为了不让皇帝发疯,萧霁还是得想办法阻止这父子俩的死亡。
可天灾这种事不是他区区凡人能改变得了的,所以萧霁一开始想的是,接近萧世承父子,摸透他们——尤其是萧世承的性格,到时候想办法劝住萧世承,不让他亲自南下去赈灾。
他那时想的很简单——朝廷中那么多大臣,太子去不了,也有的是别人可以去。
可经过这半年多时间的观察,萧霁已经意识到,萧世承会亲自南下赈灾,一定是有他不得不亲自前去的理由。因为他是个脑子非常清醒,也非常明白自己作为一国储君责任的人。
再结合这半年时间里了解到的一些基本国情,萧霁已经差不多明白,那场即将在半年后到来的涝灾,不仅仅只是一场天灾,还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民乱。因为遭灾的江陵地区已经接连三年受灾,那里的百姓们早就要活不下去了。
大周如今百废待兴,经不起民乱的折腾,所以萧世承这个一国储君才会亲自前去坐镇。
而萧霁想明白这些之后,就不得不做好亲自上阵,代替萧世承去赈灾的准备了。因为他虽然不是一国储君,但皇帝最疼爱的弟弟,这样的身份也是足够贵重的。
↑返回顶部↑
可是,为什么?往常也没听说过他有这方面的想法啊。
姜芜心中不解,迟疑了一下才问:“王爷是早有这样的想法吗?还是今日来到我家,见到了喻哥儿他们才一时兴起……”
“不算一时兴起,我早有这样的想法。”
萧霁说的是实话,不过他做这件事的目的不像姜芜那么纯粹。因为他想通过做这件事引起皇帝的注意,让皇帝看到他的能力。
至于他这么做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对政治有兴趣,想往上爬成为实权王爷,而是因为萧世承父子的“死劫”快到了。
原著里没有详细描写萧世承父子的死因,只说太子萧世承是在南下赈灾的途中感染风寒,回京半个月后吐血身亡。皇长孙萧炎则是因悲痛过度,突发心悸,与其同日而亡。
虽然崔昂和崔灵嫣已经暂时被他控制住,但这跟萧世承父子的命运没多大关系,他们依然很有可能会像原著里写的一样,在半年后同日而亡。
为了不让皇帝发疯,萧霁还是得想办法阻止这父子俩的死亡。
可天灾这种事不是他区区凡人能改变得了的,所以萧霁一开始想的是,接近萧世承父子,摸透他们——尤其是萧世承的性格,到时候想办法劝住萧世承,不让他亲自南下去赈灾。
他那时想的很简单——朝廷中那么多大臣,太子去不了,也有的是别人可以去。
可经过这半年多时间的观察,萧霁已经意识到,萧世承会亲自南下赈灾,一定是有他不得不亲自前去的理由。因为他是个脑子非常清醒,也非常明白自己作为一国储君责任的人。
再结合这半年时间里了解到的一些基本国情,萧霁已经差不多明白,那场即将在半年后到来的涝灾,不仅仅只是一场天灾,还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民乱。因为遭灾的江陵地区已经接连三年受灾,那里的百姓们早就要活不下去了。
大周如今百废待兴,经不起民乱的折腾,所以萧世承这个一国储君才会亲自前去坐镇。
而萧霁想明白这些之后,就不得不做好亲自上阵,代替萧世承去赈灾的准备了。因为他虽然不是一国储君,但皇帝最疼爱的弟弟,这样的身份也是足够贵重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