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轶谈》新刊刊印之后,似寿陵君景云、新阳君项培、邸阳君熊沥等人,亦各自买了一本,大概也是想看看魏国将如何引导舆论。

  在看完《寿陵君景舍篇》后,寿陵君景云很满意,因为家们将其父景舍描绘成了壮志未酬的楚国忠臣,且结局「自觉愧对楚国而自刎于楚水」,亦还原了真实。

  唯一被扭曲的地方,只是寿陵君景舍战败的原因。

  真正的历史,是肃王赵润与禹王赵元佲联手击败了寿陵君景舍,不存在任何的阴谋诡计,但是为了掩盖「寿陵君景舍为何不撤向楚西」的原因,家们将其归罪于固陵君熊吾与楚水君——即是固陵君熊吾嫉妒寿陵君景舍的才能,遂联合阴险小人楚水君,故意拖寿陵君景舍的后腿,害得寿陵君景舍功败垂成,战败后自刎楚水。

  在看到这段时,固陵君景云思忖了片刻,旋即便翻了篇。

  眼下的他,只求保住父亲的名声,至于固陵君熊吾与楚水君因此背了黑锅……

  这与他何干?

  新阳君项培也很满意。

  毕竟在轶谈中,他项氏一族子弟几乎全部都是正面角色,从项末、项娈兄弟再到汝阴君项恭、项兴父子,包括他项培在内,都是以楚国的直臣忠将来描绘。

  邸阳君熊沥也很满意。

  虽然他兄长邸阳君熊商被魏人诋毁地相当厉害,但是他熊沥,却是作为正面角色被描述,这姑且也算是正反相抵?嘿!

  除此之外,再比如平舆君熊琥、溧阳君熊盛等等,这些楚国贵族皆被描绘成正面角色,仿佛从头到尾楚国就只有固陵君熊吾、楚水君、巨阳君熊鲤、邸阳君熊商这四个罪大恶极之人。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谁让中原角逐的胜利者乃是魏王赵润,而魏王赵润相当不喜这四个人呢?

  总而言之,在魏王赵润钦定固陵君熊吾、楚水君、巨阳君熊鲤、邸阳君熊商乃是楚国的奸邪之后,魏国朝廷便将所有一切责任都扣到了这四个家伙头上,以此换来了魏人与楚人的融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