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61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还是先帝年轻那会儿的事情。

  “这还不好?”温润笑着捏了捏王珺的鼻子:“他们是故意的,你想啊,他们都没有提什么人,更没提什么朝政,都是一些老黄历好,老黄历安全,既没有给太子殿下介绍什么什么人,也没给自家的子孙们求个什么什么的好处。”

  王珺一想,可不是么。

  老头儿们虽然说了很多话,可没有一个犯忌讳的,这就是他们的“好”啦。

  作者闲话:

  端午节快乐!今天回家去吃了一顿饭,然后打包了排骨回来,可以买点豆角炖一炖,嘿嘿……够吃两天的啦

  第594章 回京之路:好物

  他们第二天吃过了早饭之后,就闭门谢客,说太子殿下与钦差大臣有要是商量。

  还有小道消息说,身为东宫教习的钦差大臣,是要给太子殿下他们授课的,还有就是考试,钦差大臣最爱给自己的学生考试了。

  甚至还有莲花私塾和莲花书院的事情传到了这边,山西是一个挨着边境的地方,并没有多少文化氛围,甚至在前朝时期,山西都没有出过一个状元,连进士也远远低于其他省份。

  这并不是因为山西没人才,而在当时的山西蔓延着一股“重商轻文”的风气,年轻人们削尖了脑袋往商号钻,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

  同时,重商轻文的社会风气又进一步使人们冲破传统观念去开辟广阔的市场,从而使山西经商之人越来越多,规模越作越大。

  如今的山西,武风彪悍,商业氛围浓郁。

  据说现在的一个商号普通员工,身股就是三厘,平均每年能分到一千一百两银子,而当时一个知县包括养廉银在内的全部收入不过如此。

  以至于山西还流传有“家有万两银,不如茶庄上有个人”、“当官入了阁,不如茶票庄上当了客”、“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等俗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