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妹千秋 第34节(2 / 7)
小内侍可不敢传这话,讪笑着望向薛序邻,薛序邻将胳膊从姚秉风的钳制中拽出来,神情肃然道:“姚公子喝了酒,还是早些回去,如此妄言狂语,恐惹丞相忧心。”
姚秉风道:“你少装模作样!你且说,是要跟我去丞相府赔罪,还是要去见坤明宫那位?”
薛序邻向他一揖,语气温和而坚决:“君有召,当疾趋,此为人臣本分。”
“真是好一个本分,薛序邻,薛伯仁,你……”
姚秉风狠狠打了个嗝,再抬头时,薛序邻已跟着小内侍折身远去了。
此时节已是六月,临近傍晚,凉风阵阵送爽,带起宫娥的宽袖薄衫,随风翩跹,恍若云庭中的仙子。
宫娥引他穿过偏堂,来到坤明宫后/庭,但见草木幽深、晚花嫣红,簇拥着临水亭,庭中那女子身着绣珠霞帔,乌发如云、流苏如雨,随着她偏颈转头,仿佛朝他氤氲飘来。
薛序邻忙低下头,撩袍跪在亭外行礼。
唤他起身的却不是太后,而是坐在太后身侧的李遂,他一板一眼地说道:“薛爱卿请平身,朕近日读书,有未读明白的地方,听说薛爱卿是本朝最年轻的状元,母后让朕向你请教。”
薛序邻谦和从容道:“臣德薄才浅,倘能为陛下解惑,是臣的福气。不知陛下何处不理解?”
李遂从石桌上拾起一本《孟子》,翻到记载孟子与公孙丑交游的那页,只见书页上用朱砂笔圈出来一句话,是孟子所言“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薛序邻为他释义:“此言是说,一统天下需要等到土地不需要再开辟就能满足温饱、百姓不需要聚居防外也能生存的时候,此时推行王道仁政,那么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这件事。”
“今日的经筵学官也这么说。”李遂疑惑道:“但是我问他大周为什么仍没有一统天下,是因为土地不够多,百姓生活不够安宁,还是因为没有书上说的行仁政,他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一直磕头请罪,朕不明白。”
听了这话,薛序邻抬头看向照微,见她含笑奕奕,似也颇为期待他的回答。
薛序邻心中微动,复垂目道:“请陛下恕臣无罪,臣才敢言。”
↑返回顶部↑
姚秉风道:“你少装模作样!你且说,是要跟我去丞相府赔罪,还是要去见坤明宫那位?”
薛序邻向他一揖,语气温和而坚决:“君有召,当疾趋,此为人臣本分。”
“真是好一个本分,薛序邻,薛伯仁,你……”
姚秉风狠狠打了个嗝,再抬头时,薛序邻已跟着小内侍折身远去了。
此时节已是六月,临近傍晚,凉风阵阵送爽,带起宫娥的宽袖薄衫,随风翩跹,恍若云庭中的仙子。
宫娥引他穿过偏堂,来到坤明宫后/庭,但见草木幽深、晚花嫣红,簇拥着临水亭,庭中那女子身着绣珠霞帔,乌发如云、流苏如雨,随着她偏颈转头,仿佛朝他氤氲飘来。
薛序邻忙低下头,撩袍跪在亭外行礼。
唤他起身的却不是太后,而是坐在太后身侧的李遂,他一板一眼地说道:“薛爱卿请平身,朕近日读书,有未读明白的地方,听说薛爱卿是本朝最年轻的状元,母后让朕向你请教。”
薛序邻谦和从容道:“臣德薄才浅,倘能为陛下解惑,是臣的福气。不知陛下何处不理解?”
李遂从石桌上拾起一本《孟子》,翻到记载孟子与公孙丑交游的那页,只见书页上用朱砂笔圈出来一句话,是孟子所言“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薛序邻为他释义:“此言是说,一统天下需要等到土地不需要再开辟就能满足温饱、百姓不需要聚居防外也能生存的时候,此时推行王道仁政,那么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这件事。”
“今日的经筵学官也这么说。”李遂疑惑道:“但是我问他大周为什么仍没有一统天下,是因为土地不够多,百姓生活不够安宁,还是因为没有书上说的行仁政,他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一直磕头请罪,朕不明白。”
听了这话,薛序邻抬头看向照微,见她含笑奕奕,似也颇为期待他的回答。
薛序邻心中微动,复垂目道:“请陛下恕臣无罪,臣才敢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