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别墅穿八零 第39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农场村小学生多,农场政策重视教育,每年往教育上拨款补贴下去,保证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

  近年来农场村小的老师学历也越来越高了,每年还要定期进城统一接受教学培训提高教学质量,还定期开办教师进修课。

  原来的跟不上的老教师,年龄到了就办了退休,还不到退休年纪的,实在达不到现在的教学要求的,就调去办公室岗位,从一线讲台上退下来,让年轻一些的老师盯上。

  中专毕业的学生来了农场若是愿意去村小任教的,都有另外的补贴,包住,给餐补,车补,还给加工资和奖金。

  农场有钱,开的工资高,留得住从农场考出去的孩子,也吸引来了外地的人才。

  “在村里种地,勤快一点一家人吃饱穿暖是没问题,但要供孩子一直到大学却够呛。”梁振国,“老家孩子上学不像农场这里有补贴,小学一学期几块钱的学费,中学十几块,到了高中估计要上百块。”

  听到上百块,吴姥姥和郑有娣心里升出一个词语。

  够呛!

  “上高中咋就要这么贵了?我咋听说高中现在只要几十块?”郑有娣问。

  “那是现在,等铁蛋和狗蛋该上高中的时候估计就要上百块了。”苏舒道,“还有一些话我们在家里说说,出去就不说,现在大学生上学不用学费国家还给发补贴,等我们家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可就没这好事了,到时候上大学一年估计得一两千块钱的学费了。”

  这句一年得一两千块钱学费,惊得吴姥姥和郑有娣险些摔了碗。

  “啥!一两千块钱!”郑有娣屁股都要从椅子上弹起来了。

  

  第719章 好事啊

  “舅婆,我妈这么说,以后肯定是这样了。”梁志强小脑袋跟着点了点,“我爸读书的时候,小学才一块钱一学期的学费呢,现在我们读小学已经要8块钱了,这还是农场这里便宜,课本费农场有补贴,我们在京市上学,一学期已经要15块钱了,这还是不包括课本费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