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3)
说着带着杨炎来到一座亭子前。杨炎看时,亭匾上刻着“翠微”二字,亭中立着一块石碑,刻着一道诗:“
经年尘土满征衣,
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程月明归。”
杨炎道:“这是岳将军写的《池州翠微亭记》。我常听外公念起过。”
杨昌鹏点点头道:“是这亭子原是韩蕲王的产业,这石牌上的字也是韩将军手书的。”
韩蕲王便是南宋的名将韩世忠,他晚年辞官于做隐居在西湖边,往往每日提一壶洒,携一根渔竿在西湖;这垂钓,边昔日的部下也难得见他一面,见面也闭口不谈国事,只是刻这首诗表示对岳飞的怀念。
杨炎立在碑前,想起这两位名将昔日的风采,不觉神往。
这时忽听一句“这里还有人来了。”杨炎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三十四五岁的中年男子陪着一位六十左右的老妇人走入亭中。那中年男子剑眉虎目,英姿勃勃。那老妇人,虽头发花白,但面色红润,精神健烁,腿脚灵活。
杨昌鹏一见:“啊”了一声道:“是韩大人。”赶忙拉杨炎下拜。
那韩大人道:“喔,原来是你,快起来,不必多礼了。”
这时那老妇人道:“子温,这是谁家的孩子?你认得吗?”
韩大人指着杨昌鹏道:“母亲,他是同安郡王的长孙。”
老妇人笑道:“喔,原来是杨正沛的孙子,想不到已经长这么大了,你叫什么姓字,你爷爷还好罢?”
↑返回顶部↑
经年尘土满征衣,
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程月明归。”
杨炎道:“这是岳将军写的《池州翠微亭记》。我常听外公念起过。”
杨昌鹏点点头道:“是这亭子原是韩蕲王的产业,这石牌上的字也是韩将军手书的。”
韩蕲王便是南宋的名将韩世忠,他晚年辞官于做隐居在西湖边,往往每日提一壶洒,携一根渔竿在西湖;这垂钓,边昔日的部下也难得见他一面,见面也闭口不谈国事,只是刻这首诗表示对岳飞的怀念。
杨炎立在碑前,想起这两位名将昔日的风采,不觉神往。
这时忽听一句“这里还有人来了。”杨炎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三十四五岁的中年男子陪着一位六十左右的老妇人走入亭中。那中年男子剑眉虎目,英姿勃勃。那老妇人,虽头发花白,但面色红润,精神健烁,腿脚灵活。
杨昌鹏一见:“啊”了一声道:“是韩大人。”赶忙拉杨炎下拜。
那韩大人道:“喔,原来是你,快起来,不必多礼了。”
这时那老妇人道:“子温,这是谁家的孩子?你认得吗?”
韩大人指着杨昌鹏道:“母亲,他是同安郡王的长孙。”
老妇人笑道:“喔,原来是杨正沛的孙子,想不到已经长这么大了,你叫什么姓字,你爷爷还好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