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第五章 天灾地难(一)(2 / 8)
应飞扬起手第一招,便是佛门密传、达摩剑法中的“迎佛西天”之式。
迎佛西天之招对圣佛尊使出,既有礼敬之意,亦彰显请教之心,令圣佛尊眼睛一亮。
需知,那塔顶佛钟被气机激荡震响时,无形的战斗便已然开始,钟声暗含禅机,涤荡心神同时,亦是消磨应飞扬争胜的锐气,让他未战先馁。
但应飞扬却能勘破玄机,在钟声最弱的瞬间将其截断,出剑之后,又以迎佛西天之招将钟声化为己用,增强招上意境,单以时机而论,实在是无可挑剔。
但——
却见剑光通彻,一瞬间出了千百剑,如佛光普照,尽虚空,遍诸界,无所不在,可圣佛尊却指如拈花,轻笑之间,看似信手而为,总分毫不差的拈住应飞扬的剑尖,令千百道剑气尽被拈灭。
同时,听闻圣佛尊的声音透过钟声,醍醐灌顶而来,“迎佛西天,迎得不是身外佛塑,而是求诸己身,明心见性,立身成佛,真正迎得乃是己身归位!”
说话之间,圣佛尊念珠甩动,竟不做丝毫保护,直接以脆弱的念珠锁住应飞扬的长剑。
但应飞扬剑势已衰,念珠缠绕其上,宛若佛链枷锁,非但难以斩断,反而在圣佛尊一拉一扯下身形失稳,让应飞扬一个踉跄,被甩了数步,迎佛西天之招瞬间被破。
首招失利,应飞扬却心中欢悦,他虽是剑心通明,但论及佛机禅理,终是有所欠缺,所以一直觉得自己手中的迎佛西天,仍未能至圆满通融之境,又不知偏差在哪。
而圣佛尊虽是睥佛睨祖,却是有着真真切切的大智慧,此时一语指点,如拨云见日,令应飞扬茅塞顿开。
他稳住身形后,立时盘膝坐下,闭目凝思,以圣佛尊的点拨印证自身所学的达摩剑法,先前关窍逐渐厘清,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再睁眼时,已如佛祖拈花,迦叶同笑一般,露出一抹心领神会的微笑:“多谢指教,还请再看晚辈这招如何?”
应飞扬盘膝不动,如坐佛禅,手中却一掐剑印,星纪剑“滴溜溜”腾旋而起,如诸**转,不休不息。
而随着剑旋成圆,无数佛光自剑上飞洒,如佛陀脑后的佛轮,化作剑气倾泻,庄严浩荡,清圣恢弘,应飞扬所使同是“迎佛西天”之招,却与前一剑截然不同。
↑返回顶部↑
迎佛西天之招对圣佛尊使出,既有礼敬之意,亦彰显请教之心,令圣佛尊眼睛一亮。
需知,那塔顶佛钟被气机激荡震响时,无形的战斗便已然开始,钟声暗含禅机,涤荡心神同时,亦是消磨应飞扬争胜的锐气,让他未战先馁。
但应飞扬却能勘破玄机,在钟声最弱的瞬间将其截断,出剑之后,又以迎佛西天之招将钟声化为己用,增强招上意境,单以时机而论,实在是无可挑剔。
但——
却见剑光通彻,一瞬间出了千百剑,如佛光普照,尽虚空,遍诸界,无所不在,可圣佛尊却指如拈花,轻笑之间,看似信手而为,总分毫不差的拈住应飞扬的剑尖,令千百道剑气尽被拈灭。
同时,听闻圣佛尊的声音透过钟声,醍醐灌顶而来,“迎佛西天,迎得不是身外佛塑,而是求诸己身,明心见性,立身成佛,真正迎得乃是己身归位!”
说话之间,圣佛尊念珠甩动,竟不做丝毫保护,直接以脆弱的念珠锁住应飞扬的长剑。
但应飞扬剑势已衰,念珠缠绕其上,宛若佛链枷锁,非但难以斩断,反而在圣佛尊一拉一扯下身形失稳,让应飞扬一个踉跄,被甩了数步,迎佛西天之招瞬间被破。
首招失利,应飞扬却心中欢悦,他虽是剑心通明,但论及佛机禅理,终是有所欠缺,所以一直觉得自己手中的迎佛西天,仍未能至圆满通融之境,又不知偏差在哪。
而圣佛尊虽是睥佛睨祖,却是有着真真切切的大智慧,此时一语指点,如拨云见日,令应飞扬茅塞顿开。
他稳住身形后,立时盘膝坐下,闭目凝思,以圣佛尊的点拨印证自身所学的达摩剑法,先前关窍逐渐厘清,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再睁眼时,已如佛祖拈花,迦叶同笑一般,露出一抹心领神会的微笑:“多谢指教,还请再看晚辈这招如何?”
应飞扬盘膝不动,如坐佛禅,手中却一掐剑印,星纪剑“滴溜溜”腾旋而起,如诸**转,不休不息。
而随着剑旋成圆,无数佛光自剑上飞洒,如佛陀脑后的佛轮,化作剑气倾泻,庄严浩荡,清圣恢弘,应飞扬所使同是“迎佛西天”之招,却与前一剑截然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