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33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还想让李白多活几年呢。

  结果这时,古青青接着说:【让我们请出今天的第三位受害者,李白《上阳台帖》。】

  【跟苏轼一样,这幅作品是李白留在世间的唯一真迹。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幅作品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能透过这幅作品,看到更多的东西。

  李白不是虚拟的人,不是虚拟的符号,他直正地来讨人世间.

  尤其是,这幅作品,还写得很好。和李白的诗

  一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让伟人也非常赞叹。】

  紧接着天幕放出了博物馆收藏的《上阳台帖》。

  宋徽宗在上面写了评语,瘦金体很好看,但给天下人开了坏的先例。后来的人有样学样,写的题跋一个比一个多,几乎都是李白写的两倍。

  到了明代墨林居士项元汴这里,他看这么多人都在上面写了东西,觉得自己多盖点章也不过分吧?

  他于是噼里啪啦盖了几十个章,几乎把李白的书法围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这上面有六十三个章,大部分都是他盖的。

  时间来到清朝,乾隆一看,不好,他来得太晚了!这上面给他发挥的空间太小了!

  他只好避开前人盖的章,见缝插针地在字里行间盖章,比如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古稀天子”。

  他盖完之后,还觉得自己没吐槽完,所以又在后面写题跋。

  特别有意思的是,乾隆给其他作品写评语的时候,往往会写几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文采。可面对诗仙的作品,他老老实实地写评语,并没有写上几首打油诗。

  这一回,他好像有自知之明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