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163节(3 / 7)
牧仁大叔嗓音有些粗哑,他呵呵笑道:“今年不错, 雨水充足, 牧草肥美, 对牧民来说是个好年头。”
“大叔,您家今年养了多少只羊,能产多少只羊羔?”
“今年羊了三千多只羊,羊羔的话八月份能出栏七八百只吧。”
牧仁大叔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宝昌是他三儿子,也是唯一一个上过大学的,端着铁饭碗的。
其他三个儿子跟他一样都是牧民,早都已经分家了,他跟长子在一起生活,目前家里有三千多只羊。
能卖掉七八百只羊羔,还有几百斤羊绒,这已经很不错,等秋天有了钱可以给适龄的孙子娶个媳妇回来。
韩小英没吃多少肉,就已经饱了,拿纸擦了擦手,她挨着韩小云,另一边是玉蓉大姐。
她很是好奇的问:“玉蓉姐,每家的草场离学校都挺远的,那这里的孩子怎么上学?”
魏玉蓉笑了笑,“当然是骑马呀,年龄小的由父母送,年龄大的可以自己骑马,实在远的还可住宿在学校,食宿环境跟城里是没法比,不过这两年已经好多了,原来那才叫苦,尤其遇到风雪天气,有多少孩子在上下学路上出事的。”那时候要不是有宝昌陪在身边,她也坚持不下去的。
“能在学校住宿还是不错的,不然就是骑马也太远了。”
上个学,每天跑好几十里路,天气不好,别说孩子连大人也吃不消。
“玉蓉姐,你家宝宏在哪儿上大学啊?”宝宏韩小英刚才看见了,瘦瘦高高的,长得很像宝昌姐夫。
“在省理工,去年踩着线进去的,这边升学率极低,一个班里有两三个能考上本科的就不错了,很多孩子甚至连小学都读不完就缀学了。”
她家宝宏学习好,能考上大学,除了聪明肯努力以外,有一部分是因为有一对上过大学的父母,先天条件就比别人好很多倍。
“咱们看着牧民们的每天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牛羊成群的,其实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富裕有。”韩小云可是深有体会的,她在兵团呆了好几年,经常跟牧民接触。
↑返回顶部↑
“大叔,您家今年养了多少只羊,能产多少只羊羔?”
“今年羊了三千多只羊,羊羔的话八月份能出栏七八百只吧。”
牧仁大叔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宝昌是他三儿子,也是唯一一个上过大学的,端着铁饭碗的。
其他三个儿子跟他一样都是牧民,早都已经分家了,他跟长子在一起生活,目前家里有三千多只羊。
能卖掉七八百只羊羔,还有几百斤羊绒,这已经很不错,等秋天有了钱可以给适龄的孙子娶个媳妇回来。
韩小英没吃多少肉,就已经饱了,拿纸擦了擦手,她挨着韩小云,另一边是玉蓉大姐。
她很是好奇的问:“玉蓉姐,每家的草场离学校都挺远的,那这里的孩子怎么上学?”
魏玉蓉笑了笑,“当然是骑马呀,年龄小的由父母送,年龄大的可以自己骑马,实在远的还可住宿在学校,食宿环境跟城里是没法比,不过这两年已经好多了,原来那才叫苦,尤其遇到风雪天气,有多少孩子在上下学路上出事的。”那时候要不是有宝昌陪在身边,她也坚持不下去的。
“能在学校住宿还是不错的,不然就是骑马也太远了。”
上个学,每天跑好几十里路,天气不好,别说孩子连大人也吃不消。
“玉蓉姐,你家宝宏在哪儿上大学啊?”宝宏韩小英刚才看见了,瘦瘦高高的,长得很像宝昌姐夫。
“在省理工,去年踩着线进去的,这边升学率极低,一个班里有两三个能考上本科的就不错了,很多孩子甚至连小学都读不完就缀学了。”
她家宝宏学习好,能考上大学,除了聪明肯努力以外,有一部分是因为有一对上过大学的父母,先天条件就比别人好很多倍。
“咱们看着牧民们的每天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牛羊成群的,其实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富裕有。”韩小云可是深有体会的,她在兵团呆了好几年,经常跟牧民接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