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的路人甲[快穿] 第44节(2 / 7)
陈昭说的是他曾经在奥伦国求学的事情,他们一路在海上的经历,谢飞的抱负和理想,他们二人之间的相处等等。而谢母则是讲述谢飞的小时候,讲他幼童时候调皮捣蛋的可恶,少年时挑灯夜读十年寒窗的辛苦,离家后自己的牵肠挂肚等等。
当然,谢母最开始对陈昭并无好感,也压根儿不想和她说话。
一个打扮的稀奇古怪的姑娘,突然上门就算了,带来的还是自家儿子被抓的噩耗,换哪个母亲都会迁怒的。再加上陈昭无父无母,身份又存疑,虽然没有明说,可说话做事无不表明她和谢飞关系不一般,谢母就更难以接受了。
在她的心里,陈昭不说是个骗子吧,总归和未来儿媳妇是不搭边的。
更何况,谢母心中有儿媳妇的模板,出身名门望族,受过礼教培养的大家闺秀,根本不可能是陈昭这样国外回来的野路子。若是换做平时,她虽然不会直接撵人出去,估计也不会给陈昭什么好脸色看。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一则陈昭有谢飞的亲笔书信,拜请自家母亲好生照料,谢母不忍心拂了儿子的意。二来谢飞出了这样的意外,稍有不慎,谢家全家都会大祸临头,许多故旧已经和谢家撇开关系了,而陈昭却不离不弃,叫谢母十分感动。
至于三么,则是谢母看中了陈昭的能力。
盛世的时候,自然要讲出身,可乱世看得更多是能力。
陈昭处变不惊,虽然看着不满双十年华,但是做事之老脸沉稳,比之谢父也不差什么。而且她还十分舍得给谢飞花钱,随行带回来的几船货物被脱手之后,那笔巨额资金,几乎都被陈昭拿出来打点关系了。
对于一个母亲而言,能拼尽全力去救自己的儿子,就胜过许多其他优点了。
陈昭的初衷,并不是获得谢母的赞同,但是歪打正着,反而叫谢家父母从内心接受了她,无心插柳柳成荫,算是唯一可喜的事情了。
南城虽然繁华,毕竟离着京都远,许多事情鞭长莫及。
半个月后,谢飞还关在牢里,案情丝毫没有进展,陈昭有些坐不住了,她决意进京去。
谢父不能擅离职守,谢母却没有那么多顾忌,当即就拍板要同去。陈昭自然不会拒绝,比起人脉和对夏国社会民俗的了解,谢母比她自己可要强出百倍去了。
两人一拍即合,当天晚上就收拾了行装,第二天天还未亮,马车就已经出了南城大门。
↑返回顶部↑
当然,谢母最开始对陈昭并无好感,也压根儿不想和她说话。
一个打扮的稀奇古怪的姑娘,突然上门就算了,带来的还是自家儿子被抓的噩耗,换哪个母亲都会迁怒的。再加上陈昭无父无母,身份又存疑,虽然没有明说,可说话做事无不表明她和谢飞关系不一般,谢母就更难以接受了。
在她的心里,陈昭不说是个骗子吧,总归和未来儿媳妇是不搭边的。
更何况,谢母心中有儿媳妇的模板,出身名门望族,受过礼教培养的大家闺秀,根本不可能是陈昭这样国外回来的野路子。若是换做平时,她虽然不会直接撵人出去,估计也不会给陈昭什么好脸色看。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一则陈昭有谢飞的亲笔书信,拜请自家母亲好生照料,谢母不忍心拂了儿子的意。二来谢飞出了这样的意外,稍有不慎,谢家全家都会大祸临头,许多故旧已经和谢家撇开关系了,而陈昭却不离不弃,叫谢母十分感动。
至于三么,则是谢母看中了陈昭的能力。
盛世的时候,自然要讲出身,可乱世看得更多是能力。
陈昭处变不惊,虽然看着不满双十年华,但是做事之老脸沉稳,比之谢父也不差什么。而且她还十分舍得给谢飞花钱,随行带回来的几船货物被脱手之后,那笔巨额资金,几乎都被陈昭拿出来打点关系了。
对于一个母亲而言,能拼尽全力去救自己的儿子,就胜过许多其他优点了。
陈昭的初衷,并不是获得谢母的赞同,但是歪打正着,反而叫谢家父母从内心接受了她,无心插柳柳成荫,算是唯一可喜的事情了。
南城虽然繁华,毕竟离着京都远,许多事情鞭长莫及。
半个月后,谢飞还关在牢里,案情丝毫没有进展,陈昭有些坐不住了,她决意进京去。
谢父不能擅离职守,谢母却没有那么多顾忌,当即就拍板要同去。陈昭自然不会拒绝,比起人脉和对夏国社会民俗的了解,谢母比她自己可要强出百倍去了。
两人一拍即合,当天晚上就收拾了行装,第二天天还未亮,马车就已经出了南城大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