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2 / 2)
[51] Çöl, Çanakkale Sina Savaşları, 106–108. 关于澳大利亚第四轻骑旅的冲锋,参见Roland Perry, The Australian Light Horse (Sydney: Hachette Australia, 2010), 3–13.
[52] Cyril Fallsand A. F. Becke, Military Operations: Egypt and Palestine from the Outbreak of War with Germany to June 1917, Part 1 (London: HMSO, 1930), 65.
[53] Reid, The Fighting Cameliers, 139–147.
[54] Chaim Weizmann, Trial and Error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49), 208;Tom Segev, One Palestine, complete: Jews and Arabs under the British Mandate (London: Abacus Books, 2001), 43–50;Jonathan Schneer, The Balfour Declaration: The Origins of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0), 333–346.
[55] 在巴勒斯坦战役中,双方均遭受了重大伤亡。截至征服耶路撒冷,英军报告称死伤18928人,奥斯曼军死伤28443 人。另外,艾伦比报告称有近1.2万名土耳其人被俘。Bruce, The Last Crusade, 165.
[56] Segev, One Palestine, complete, 50–54.
[57] 帝国战争博物馆拥有一份十三分钟长的无声电影副本,片名为“General Allenby’s Entry into Jerusalem”,可从网上获得。
第十三章
从停战到停战
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党人掌握俄国政权后,要求与同盟国立即停火—这对失掉耶路撒冷后状态降至低谷的奥斯曼帝国而言,是个翻盘的绝好机会。
一战的艰辛令俄国沙皇在二月革命(根据俄国旧历命名,实际发生在公历1917年3月)中丢掉了皇位。尼古拉二世于3月15日被废黜,以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上台。协约国起初认为革命后的俄国后也许能重振雄风,尽管政治动荡影响了军队的纪律。
新政府采取的第一个措施(1917年3月14日第一号政令),就是撤销俄国军官对军队的控制权,交由选举出的“士兵苏维埃”指挥。在奥斯曼帝国被占领土上的俄国部队迅速奉命—混乱也接踵而至。“由于彼得格勒的革命,现在俄国士兵没完没了地举行冗长又千篇一律的会议,”驻黑海港城特拉布宗的美国领事,在1917年3月23日的政治日志上这样记载,“示威过后,人们都担心会有各种暴行,大多数商店也因此关门大吉。执行委员会选举完毕后—当选的绝大多数是士兵—更是冷清。”[1] ↑返回顶部↑
[52] Cyril Fallsand A. F. Becke, Military Operations: Egypt and Palestine from the Outbreak of War with Germany to June 1917, Part 1 (London: HMSO, 1930), 65.
[53] Reid, The Fighting Cameliers, 139–147.
[54] Chaim Weizmann, Trial and Error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49), 208;Tom Segev, One Palestine, complete: Jews and Arabs under the British Mandate (London: Abacus Books, 2001), 43–50;Jonathan Schneer, The Balfour Declaration: The Origins of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0), 333–346.
[55] 在巴勒斯坦战役中,双方均遭受了重大伤亡。截至征服耶路撒冷,英军报告称死伤18928人,奥斯曼军死伤28443 人。另外,艾伦比报告称有近1.2万名土耳其人被俘。Bruce, The Last Crusade, 165.
[56] Segev, One Palestine, complete, 50–54.
[57] 帝国战争博物馆拥有一份十三分钟长的无声电影副本,片名为“General Allenby’s Entry into Jerusalem”,可从网上获得。
第十三章
从停战到停战
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党人掌握俄国政权后,要求与同盟国立即停火—这对失掉耶路撒冷后状态降至低谷的奥斯曼帝国而言,是个翻盘的绝好机会。
一战的艰辛令俄国沙皇在二月革命(根据俄国旧历命名,实际发生在公历1917年3月)中丢掉了皇位。尼古拉二世于3月15日被废黜,以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上台。协约国起初认为革命后的俄国后也许能重振雄风,尽管政治动荡影响了军队的纪律。
新政府采取的第一个措施(1917年3月14日第一号政令),就是撤销俄国军官对军队的控制权,交由选举出的“士兵苏维埃”指挥。在奥斯曼帝国被占领土上的俄国部队迅速奉命—混乱也接踵而至。“由于彼得格勒的革命,现在俄国士兵没完没了地举行冗长又千篇一律的会议,”驻黑海港城特拉布宗的美国领事,在1917年3月23日的政治日志上这样记载,“示威过后,人们都担心会有各种暴行,大多数商店也因此关门大吉。执行委员会选举完毕后—当选的绝大多数是士兵—更是冷清。”[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