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隆宁帝忍着悲痛下旨,皇长孙的一切丧葬规制,都按照皇太孙的规格置办。

  大臣们虽然惊异,但是隆宁帝如今正是最悲痛的时候,他们劝都不敢劝。再说,逝者已矣,皇太孙和皇太子在臣子们心中的分量也有很大不同,在相互使过几个眼色之后,也就领了旨意,依此办理了。

  大臣们一来,女眷就纷纷回避到了后院,消息传来的时候,曹氏脸上依旧无悲无喜,还是那副面无表情默默流泪的样子,四皇子妃、五皇子妃、六皇子妃神色均有些错杂,只有贵妃脸上闪过一抹狂喜,下一瞬,她就不顾形象地扑倒在地,高呼隆宁帝仁慈,又让她的亲孙子安心归土。

  茴娘看着这一切,只觉得嘲讽:王承的死,换来了一个名分,以及王恒更多的政治资本,而贵妃,也就因此而满足了。可是如果王承知人事,知道这些后,他还能不能“安心”呢?

  她不动声色地撇了一下头,只见皇后娘娘正一脸淡漠地看着贵妃。她不禁心中一动:刚才贵妃可是当着皇后的面说出那些话的,皇后娘娘就由着她这样大放厥词?

  不过以皇后娘娘的城府和休养,她自然也不会在当下挑贵妃的礼。皇长孙刚刚故去,就算是为了安抚爱妃和爱子,隆宁帝也不可能在此时责怪他们一时的言语不当。

  国朝习俗,长辈不给晚辈服丧,皇家更是如此。固然隆宁帝痛失爱孙,却也不过让礼部的人好生操持,甚至提高规格——可是他自己,却没有一直留在淮王府的道理。到了晚间,众人在淮王府内草草吃了一顿饭,就各自回家了。

  皇子们自然要先护送隆宁帝、皇后及贵妃回宫。

  在淮王府内,贵妃一副当家夫人的派头,等一出了淮王府,她就不敢同皇后争了,做小伏低,等皇后先上了轿,才登上后面的轿子。期间还不是啜泣,引得身边侍女频频低声安慰。

  若是没有在内院时说的那一番话,茴娘或许还会觉得她是真心为了孙儿的故去而伤心。但是有了那一番话,她看着贵妃的时候就难免有些错杂,觉得她如此做张做智,就是在演戏给隆宁帝看,想让他多偏心王恒一些——最好把大统的位置也偏心给王恒才好呢。

  站在茴娘的立场,自然觉得贵妃和王恒贪心不足,但是——她到底还是存着一份对“人性本善”的期待,相信“虎毒不食子”,不愿意把王恒往更卑劣的方向猜测。皇长孙从小体弱多病,王恒不会盼着儿子早死,更不可能一手促成此事。如果这样来看,皇长孙的死,确实就是他年小福薄,承不起“大运”。

  既如此,贵妃和王恒想着借着此事上隆宁帝的哀思推上一把,达到他们的目的,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一整个晚上茴娘心里翻来覆去都是这点事。她心里有事,睡得就有些不踏实,连着翻身两次,就把王彦也闹得无法安睡。他是等了一会儿才开口的,“你怎么还没睡?是见了承儿的事,吓着了?”

  茴娘一怔,“这有什么好吓着的?”

  王彦抿了抿唇,“我当你看着承儿,就担心起以后咱们的儿子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