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波兰永不灭亡

  1944年华沙起义

  波兰永不灭亡 序曲:“波兰已经灭亡!”(1)

  序曲:“波兰已经灭亡!”

  1939年10月4日,在乌亚兹多夫林阴道的尽头,趾高气扬的希特勒检阅了穿越华沙市区的德军部队。此时距纳粹入侵这个中欧国家刚刚过去一个月。

  1939年9月1日,以航空兵为后盾的德军装甲部队向全世界展示了名为“闪电战”的可怕战争新模式。15天之后,德军即已兵临华沙城下。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要求苏联,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相关规定快动手。但是,苏联想以“保护西乌克兰人和西白俄罗斯人免受德国威胁”为借口出兵,这个主意德国自然是不喜欢的。不过,最后苏联还是以这个借口出兵侵占了波兰的东部地区。用莫洛托夫的话来说,苏德两国军队这么砰然一击,波兰这个“凡尔赛条约的丑陋产物”就化为乌有了。

  瓜分完毕后,希特勒立即发布命令:将德国占领的波莫瑞、大波兰、西里西亚三省以及罗兹、克拉科夫两省的一部分组成“德意志人省”,直接并入德国版图;其余地区组成一个“波兰被占领区总督管辖区”(简称总督区),下辖克拉科夫、华沙、卢布林、拉多姆四个行政区。他甚至下令将在华沙举行阅兵仪式的林荫道更名为“胜利大街”:“务必使那些可怜的(波兰)人铭记我们的胜利!”

  可怜的波兰人当然无须铭记这种耻辱性的“胜利”。在历史上,这个国家曾经三次被瓜分,加上这次已经是第四次。而每次亡国之后,各阶层中的精英人物总会竭尽全力准备秘密起义,以至于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历史循环。就在希特勒兴高采烈地检阅部队之时,波兰国家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农民党和社会党的代表就已经聚齐于华沙波兰储备银行的金库里,讨论起了开展抵抗运动的工作(由于苏德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波兰工人党拒绝参加此次会议)。同月,弗拉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将军在巴黎建立了波兰流亡政府,后迁移至伦敦。流亡政府包含了参加华沙抵抗运动会议的四大政党代表(国家民主党更名为波兰国民党,基督教民主党更名为波兰劳动党),统一指挥着波兰国内蓬勃发展的地下力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