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孟卓彦来说,这个城市的生机勃勃让他很感兴趣,而秦苍那往往是一刀切的粗暴式管理也着实让孟卓彦看不过去。对孟卓彦与这种有一定治理功底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

  当然孟卓彦不会忘记秦苍给他不知的第一道“家庭作业”。

  以小国伐大国?

  孟卓彦的脑海中出现了很多案例,但是那都是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与这边的局势完全不同。

  但不管怎么说,孟卓彦都是一个履波万里的文人,他不是晚明弱不禁风的戏子,不是晚清一叶障目、坐井观天的保守派。

  在分给他的一栋屋子里,孟卓彦连夜在草纸上写着自己的想法。

  第四天下午,孟卓彦带着他的计划来到了秦苍的书房。在书房里,他看到了另外两个人。

  【王容芳,字含文,祖籍青州,后迁泗州。进士一甲出身,历任水部主事、工部主事、工部员外郎、虞部郎中,后官至工部侍郎。为官勤勤恳恳,颇有清名。在任二十一年,督造石桥四十、宫殿三所、行宫四处、常平仓百二十.......功绩满满。后因仇家上位,不得已而随流民西窜。】

  【秦长安字文仲,陕西扶风人。历任考公员外郎、户部主事、河南司郎中、户部左侍郎。在左侍郎位十一年,掌财政、控财税,国库为之一丰。然帝每欲有所营造,辄闭门称病、又或上树请辞,言辞激烈,帝遂不敢再言。人称“一毛不拔铁侍郎”,乡里人又称“老铁门”。因拒出钱而惹怒太子,太子称帝后遂西窜。】

  看到这两位的介绍,秦苍也是唏嘘不已。

  前一位请来帮忙做营造建设的王荣芳,看起来五十多岁,保养不错,仪表不俗。看面相就知道是一个老好人。不如一个一甲出身的进士也不会在工部侍郎的位置上蹉跎到告老还乡,然后还被仇家赶跑了。

  至于第二位.......

  秦苍看着这位脸黑的像是包拯似的四十左右的黑衣男,心里不由为自己以后的日子感到担忧。虽说乔素提到了国库内帑分开,但是国库显然空的没底,如果把钱都给了这位铁公鸡,以后怕不是要过苦日子喽。

  怀着幸福的痛苦,秦苍也是再拜任命两位人生没有那么顺利,比起孟卓彦更是挫了不止一个等级的人分别为“度支官、工部官”。

  “二位先生暂可留在赤州,考察一下民情。秦度支!赤州尚无定赋,无定役,望先生酌情加定。国库多寡、存金多少,请先生掌管,同时通外经商,亦往先生掌管;王工部,赤州现有冶铁、采掘二业。并有放牧、纺织、造船之业。望您能尽您之能,以辅孟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