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外,多国部队空军对伊战略目标的打击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为阻止伊拉克残余空军干扰多国地面部队的行动,多国部队的空中力量再次攻击了伊拉克的各个机场,以免其修复后重新启用。在停火之前的最后空袭中,多国部队使用了美专门研制的对付坚固地下目标的GBU-82钻地炸弹,旨在摧毁塔吉附近伊拉克领导人的指挥、控制与通信设施。

  随着当时时间2月28日上午8时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多国部队“沙漠风暴”空中突击行动正式结束。

  “沙漠风暴”空战战果

  在42天又6小时的空袭中,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11.2万架次,动用了2780多架固定翼飞机。其中,美国空军共投入了1300多架飞机,约占多国部队飞机总数的一半;美国海军陆战队投入飞机240架,约占飞机总数的9%;美国海军6艘航母的舰载机400多架,约占飞机总数的16%;其他成员国投入飞机600多架,约占飞机总数的25%。在整个“沙漠风暴”空袭作战过程中,多国部队仅损失飞机45架,其中战斗损失36架,非战斗损失9架。

  海湾战争 海湾海战:毫无悬念

  水面攻击作战

  随着多国部队发起的“沙漠风暴”空中作战行动全面展开,旨在摧毁伊拉克海军和海上防御力量的“沙漠风暴”海上作战行动也在波斯湾悄然拉开帷幕。依据作战目标的不同性质,多国部队主要实施了水面攻击作战、防空作战、反水雷作战、舰炮火力支援和两栖作战等行动。

  双方海军力量的主要兵力部署情况是:伊海军共有导弹快艇13艘,其中7艘为前苏联的“奥萨”级导弹快艇,装备有最大射程约68公里的“冥河”导弹;6艘为从科威特搜获的TNC-45和FPB-57快艇,装有最大射程150余公里的“飞鱼”导弹。此外,伊拉克还有各类舰艇约165艘,其中大部分是小型巡逻艇,其他为布雷艇、气垫艇、“北方”级两栖坦克登陆艇和辅助舰船等。另有1艘护卫舰,但一直被用作训练舰,几乎没有作战能力。

  多国部队在海湾地区集结了247艘舰船,兵力达6万余人,其中美国海军舰船约占50%,且多为主力作战舰艇,英国和法国海军分别为16艘和14艘,其他成员国派出的多为辅助支援船只。另外,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投入150余架飞机、6.5万人和近2000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

  根据作战需要,多国部队将战区内的所有海军力量编组成数个作战编队,分别为红海作战编队、波斯湾作战编队、中东作战编队、两栖特遣编队、后勤支援编队和地中海攻击大队,其中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是红海作战编队和波斯湾作战编队,它们包括了美国6个战斗力较强的航母战斗群。

  1月18日,即“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后的第二天,多国部队对伊发起了第一次反舰攻击。从“突击者”号和“中途岛”号航母上起飞的攻击机袭击并击伤了2艘伊拉克舰艇,1艘为TNC-45级导弹快艇,另1艘则是从石油平台驶来支援伊拉克舰艇的“萨瓦希尔”级勤务船。

  入夜,“尼克拉斯”号驱逐舰和科威特“独立”号快艇向伊海军占领的道拉油田发起了海湾战争中的首次海上战斗。借助夜幕掩护和无线电静默,美舰“尼克拉斯”号驱逐舰从南面接近伊拉克道拉油田上的一座石油平台,在视距之外,多国部队的直升机驾驶员利用夜视瞄准仪做好了发射空舰导弹的准备。OH-58D、“大山猫”和SH-60B直升机以低空飞行接近两座伊军设有重兵的钻井平台。随后,OH-58D和“大山猫”直升机向其中一座发起导弹袭击,引爆了平台上的一个弹药库,6名伊拉克士兵企图乘橡皮艇逃跑,被科威特“独立号”快艇抓获。

  直升机攻击后不久,美舰“尼克拉斯”号和科威特“独立”号快艇用炮火轰击了伊军设防的9座平台,摧毁了平台上的防御工事。随后,一个特种作战排登上这些平台,又俘获伊军士兵23名,并缴获几部肩射地对空导弹和一部远程电台。

  1月18日当天,多国部队在布比延岛以北的祖拜尔河口布设了水雷,以便把波斯湾北部的伊海军水面舰艇同伊军巴士拉、祖拜尔和乌姆盖斯尔的港口设施和海军基地隔离开来,同时可防止更多的伊拉克舰艇离开这些基地。多国部队出动了“突击者”号航母上的18架飞机,把42枚“破坏者”MK36水雷成功地投入到4个分散地点。

  1月21日,“沙漠风暴”行动进入第5天,“突击者”号航母战斗群司令接替了多国部队波斯湾海军作战编队反舰战司令一职,新任波斯湾海军作战编队反舰战司令将反舰战的任务进行了调整,以尽快消除伊拉克的海上威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