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色列是很尊重埃及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以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就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军撤出了埃及。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基本完成对埃军第3军团的包围时,埃以双方实现停火。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归还了所有埃及土地,以色列和埃及实现了和解。以色列从来没有打算归还其所占领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国的土地,却偏偏归还了埃及的土地。以色列多次占领埃及土地,又多次撤出。

  以色列以军事促谈判的战略非常成功。以色列通过对埃及的尊重瓦解了阿拉伯联盟,与埃及实现和解后,巴勒斯坦问题已不再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问题,而变成了单纯巴勒斯坦人自己的问题。以色列与叙利亚的土地之争也变成了叙利亚自己的问题。以色列在领土谈判上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以色列“占十还五”的策略非常成功。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在所有占领的土地中归还一部分给被占领方,让被占领方对使用武力感到悲观,对谈判充满希望。利用断断续续的旷日持久的谈判达成长期占领侵略土地的既成事实,迫使被占领方对收回全部被占领的土地感到悲观,迫使被占领方再拿回一部分土地后承认以色列对剩余土地的合法占领。先抢劫再“与之为取”是非常有效的侵略方法。

  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唯利是图

  苏伊士运河之争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的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唯一水上通道。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人类乘船往返于大西洋与印度洋必须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程缩短了5000到8000公里。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苏伊士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

  1859年,英法控股公司投资“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开始开凿苏伊士运河。

  1869年,苏伊士运河打通。

  1875年,英国趁埃及财政拮据,买进了埃及持有的全部运河公司股票。

  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英国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1922年,英国以埃及保证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绝对控制为条件承认埃及独立。

  1936年,《英埃同盟条约》签定,规定英国对运河的占领期限是20年,保有运河区驻军1万人。

  二战后的苏伊士运河每年的收入高达1亿美元,而埃及仅分得3百万美元。埃及对英国霸占苏伊士运河越来越不满。

  1951年10月,法鲁克国王单方面宣布废除英埃之间不平等的《英埃同盟条约》,要求英军从苏伊士运河地区撤军,但英国断然拒绝了埃及政府的要求。

  法鲁克王朝是英国殖民者扶植的傀儡政权。二战后,埃及国内反殖民主义运动兴起,要求国家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安抚国内的反殖民主义运动,法鲁克国王只好宣布废除英埃之间不平等的《英埃同盟条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