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大势所趋] : 第八章[止戈为武](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美茵—伊斯特运河(註十九)。

  这些工程将里纳兹河(註二十)、易北河、伊斯特河、奥德河四大水系连接成了一整片,使内河航运四通八达,并且在好客海、亚德里亚海、北海、波罗的海都各有出海口。

  照例但凡交通线所及之处,该处就会落入了中国的控制。所以藉着四大水系的河运网路以及一条中欧纵贯铁路,中国就将欧洲的一大片土地纳入了版图。这些领土的范围按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名称来描述,包括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丹麦、瑞士、列支敦斯登、捷克、奥地利、斯洛维尼亚、克罗埃西亚、斯洛伐克、匈牙利、波黑、塞尔维亚以及罗马尼亚的西北部。

  这块中国的欧洲领土以奥德河、尼萨河、喀尔巴阡山脉、第拿里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为界,与马其顿帝国紧邻。这就挡住了马其顿帝国向西欧继续扩张的去路,而将西欧变成了中国的囊中之物。

  中国接下来在欧洲的发展,无论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基建等等各方面,都可以用系统化、制式化的方法去处理,已不需要姬寰的威望与才能,所以姬寰就带着老婆与孩子们返回故乡中国了。

  姬宇封了他这位劳苦功高的亲弟弟;前「日耳曼+凯尔特+斯拉夫」国王姬寰为「德文亲王」,食良田一千公顷,享有种种更胜于“王”的“亲王”特权,世爵世荣,并在德文盖了一座王宫做为其在欧洲的行宫采邑。而太后杜攸也不想让姬寰当个游手好间的王爷,就叫他接任罗氏企业集团总裁,自己则卸下事业的重担,专心调弄一堆孙儿孙女及外孙儿外孙女了。

  ……

  在非洲方面,中国已征服了德姆特与麦罗埃两国,使红海整个西侧从埃及到示巴都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同时也开始进行六项重大基础建设,它们是:

  •克莱斯玛运河,贯通红海与地中海,与“上一次歷史”中于公元1869年的开通的那条「苏彝士运河」路线相同。

  •亚歷山大航空港,位于亚歷山卓市。

  •苏丹港,位于红海西岸的南北中间点。

  •麦苏铁路,连接麦罗埃市(註二十一)与苏丹港。

  •吉布地港。

  •中非横贯铁路东段,东起吉布地港,经阿迪斯(註二十二)、朱巴(註二十三),西抵基桑加尼(註二十四)。

  这六大建设中的苏丹港与麦苏铁路倒也罢了,那只是巩固对麦罗埃的统治,并增进该地的区域繁荣。而中非横贯铁路东段的兴建意义就要大的多,因为基桑加尼是刚果河大型船舶的通航终点,这条铁路将刚果河水系与地中海、红海、印度洋与联系了起来,打开了非洲心脏地带通往世界的大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