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2)
巴基斯坦承认在12月3、4两天的首次突击中没有给对方造成太大的破坏,因为大部分印机已经疏散并有机窝和掩体的严密掩护。印军机场也设有SA-2导弹发射阵地和高炮进行严密防护。来自印度的消息说,印度用SA-2导弹在哈尔瓦拉机场上空击落了1架巴机。巴方发言人说只有5架飞机被印度机场周围的地面防御兵器击落。这个数字之小,实值怀疑,因为巴基斯坦承认仅在一夜之间就损失了3架B-57轰炸机。
印度空军和海军出动许多架次的飞机对巴机场实施反航空兵作战,轰炸跑道,成功地使驻东巴泰兹加翁机场的巴空军第14“佩刀”式飞机中队停飞。吉大港的库尔米塔拉和科克斯巴扎机场的跑道和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据巴基斯坦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印度战斗轰炸机投掷了好几种破坏跑道的高爆炸弹。印度的第28中队的米格-21FL第一批出动攻击泰兹加翁机场,投掷了火箭助推的M-61型的1,100磅级(500公斤)炸弹,此种炸弹炸出弹坑又大又深,机场需要大修。
据报道,印空军在西巴投下了另一种炸弹,由于各弹着坑和爆炸坑之间的地面松软而跑道遭严重破坏。设有消息透露过此种炸弹的特性,但是跑道遭破坏后再修复还是需要时间的。此外,“堪培拉”式飞机还把“破坏飞机轮胎”的三角刺铁投到了对方米安瓦利机场的跑道上,此种三角刺铁并不破坏跑道,而是造成“幻影”飞机的轮胎爆破。
西部巴机场的跑道和设备遭受破坏后,机场只是一时不能使用。对空防御和飞机掩体减少了飞机的损失数量。巴基斯坦承认有9架飞机被摧毁于地面,而印度则声称摧毁巴机36架。
战争初期,印度的“堪培拉”式、苏-7B、“猎人”式和HF-24“风神”式飞机大都执行攻击机场的反航空兵作战任务。后来由于任务的重点转移为支援地面军队作战和破坏补给线,执行反航空兵作战任务自然就更少了。
印度空军和陆军花费了很长时间和很大的努力发展通信网络以及近距有效空中支援要求的原则,结果成功了。从印度出动的飞机架次数量来看,说明它十分强调对地面军队的支援。12月4日至15日,东部空军军区出动飞机1,978架次,其中1,178架次是对地面军队进行直接支援的。从西部出动了4,000架次,可能有一半是突击战斗地域附近的地面目标,其余的是执行阻滞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
印空军飞机执行了大量的阻滞任务,如攻击补给品护运队、载货火车、弹药库和油库、火车站,调车场、炼油厂以及港口设施等。印机摧毁了巴基斯坦约100列货车、170辆坦克、数百辆卡车、野战炮、补给品堆集所以及许多舰船和炮艇。
冲突期间,从印海军“维克兰特号”上起飞的“海鹰”式和“贸易风”式飞机大约400架次。除巴基斯坦高射炮火抗击外,飞行没有受到其他兵器的挑战。这些飞机一共炸沉37艘军舰、一艘潜艇和数十只小艇,并严重破坏了东巴的港口设施和机场。
印度空军出动各种类型的飞机执行突击任务,包括从超音速截击机至螺旋桨运输机。印度自己设计和制造的HF-24“风神”式飞机注明具有战斗轰炸机的特性。此种飞机载弹量大,可载4门30毫米“加敦”式航炮,一部收起的火箭发射装置以及4,000磅外挂炸弹或火箭,实践证明对补给品护运队,列车、弹药库及其他地面目标构成很大威胁。
苏联提供的苏-7B在印度空军出动攻击地面目标的飞机架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损耗也很大,据说服役的145架飞机中有32架被摧毁。大飞机在携带外挂物时,如果不用加力来增加推力,那么相对说来性能就差一些,而且易遭高射炮火和其他战斗机的攻击。
“猎人”和“堪培拉”式大多遂行远程阻滞和反航空兵作战任务,昼间主要是“猎人”式出动,夜间大多是“堪培拉”式。“猎人”式携带火箭和炸弹,或在遂行远程突击任务时只携带一门内装炮。这种飞机表现十分出色,即使如此,据称还是有32架飞机在战争中被摧毁。
虽然“神秘”Ⅳ-A型机已处于退役阶段,但还是有几个中队执行了数百次攻击地面目标的任务,尽管缺少零部件,它们还是完成了摧毁对方大批装甲车辆、坦克和铁道车辆的任务。
印度空军急欲把对巴基斯坦的破坏扩大到最大限度,还派出运输机在夜间攻击对方的目标。若干架苏制安-12B螺旋桨运输机在经过改进后,可在飞行中从后舱门投弹。在西巴基斯坦,安-12凭借全天候制导雷达轰炸了油库、弹药库及部队集结地域。安-12运输机遭到了高射炮火的抗击和一架“幻影”飞机的攻击,但它们全都安全返航。
巴基斯坦空军将其全部飞机用于遂行攻击任务。
在巴战斗轰炸机中,作战能力最强的要数“幻影ⅢE”型机。印度声称它在这次冲突期间击落了6架“幻影”飞机,大部分是地对空火力击落的,巴基斯坦则说没有一架“幻影”飞机遭受损失。巴空军在西部出动了2,840架次飞机,其中大部分遂行攻击任务,就这一点而言,有理由推测确有少量的“幻影”飞机遭受了损失。
↑返回顶部↑
印度空军和海军出动许多架次的飞机对巴机场实施反航空兵作战,轰炸跑道,成功地使驻东巴泰兹加翁机场的巴空军第14“佩刀”式飞机中队停飞。吉大港的库尔米塔拉和科克斯巴扎机场的跑道和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据巴基斯坦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印度战斗轰炸机投掷了好几种破坏跑道的高爆炸弹。印度的第28中队的米格-21FL第一批出动攻击泰兹加翁机场,投掷了火箭助推的M-61型的1,100磅级(500公斤)炸弹,此种炸弹炸出弹坑又大又深,机场需要大修。
据报道,印空军在西巴投下了另一种炸弹,由于各弹着坑和爆炸坑之间的地面松软而跑道遭严重破坏。设有消息透露过此种炸弹的特性,但是跑道遭破坏后再修复还是需要时间的。此外,“堪培拉”式飞机还把“破坏飞机轮胎”的三角刺铁投到了对方米安瓦利机场的跑道上,此种三角刺铁并不破坏跑道,而是造成“幻影”飞机的轮胎爆破。
西部巴机场的跑道和设备遭受破坏后,机场只是一时不能使用。对空防御和飞机掩体减少了飞机的损失数量。巴基斯坦承认有9架飞机被摧毁于地面,而印度则声称摧毁巴机36架。
战争初期,印度的“堪培拉”式、苏-7B、“猎人”式和HF-24“风神”式飞机大都执行攻击机场的反航空兵作战任务。后来由于任务的重点转移为支援地面军队作战和破坏补给线,执行反航空兵作战任务自然就更少了。
印度空军和陆军花费了很长时间和很大的努力发展通信网络以及近距有效空中支援要求的原则,结果成功了。从印度出动的飞机架次数量来看,说明它十分强调对地面军队的支援。12月4日至15日,东部空军军区出动飞机1,978架次,其中1,178架次是对地面军队进行直接支援的。从西部出动了4,000架次,可能有一半是突击战斗地域附近的地面目标,其余的是执行阻滞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
印空军飞机执行了大量的阻滞任务,如攻击补给品护运队、载货火车、弹药库和油库、火车站,调车场、炼油厂以及港口设施等。印机摧毁了巴基斯坦约100列货车、170辆坦克、数百辆卡车、野战炮、补给品堆集所以及许多舰船和炮艇。
冲突期间,从印海军“维克兰特号”上起飞的“海鹰”式和“贸易风”式飞机大约400架次。除巴基斯坦高射炮火抗击外,飞行没有受到其他兵器的挑战。这些飞机一共炸沉37艘军舰、一艘潜艇和数十只小艇,并严重破坏了东巴的港口设施和机场。
印度空军出动各种类型的飞机执行突击任务,包括从超音速截击机至螺旋桨运输机。印度自己设计和制造的HF-24“风神”式飞机注明具有战斗轰炸机的特性。此种飞机载弹量大,可载4门30毫米“加敦”式航炮,一部收起的火箭发射装置以及4,000磅外挂炸弹或火箭,实践证明对补给品护运队,列车、弹药库及其他地面目标构成很大威胁。
苏联提供的苏-7B在印度空军出动攻击地面目标的飞机架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损耗也很大,据说服役的145架飞机中有32架被摧毁。大飞机在携带外挂物时,如果不用加力来增加推力,那么相对说来性能就差一些,而且易遭高射炮火和其他战斗机的攻击。
“猎人”和“堪培拉”式大多遂行远程阻滞和反航空兵作战任务,昼间主要是“猎人”式出动,夜间大多是“堪培拉”式。“猎人”式携带火箭和炸弹,或在遂行远程突击任务时只携带一门内装炮。这种飞机表现十分出色,即使如此,据称还是有32架飞机在战争中被摧毁。
虽然“神秘”Ⅳ-A型机已处于退役阶段,但还是有几个中队执行了数百次攻击地面目标的任务,尽管缺少零部件,它们还是完成了摧毁对方大批装甲车辆、坦克和铁道车辆的任务。
印度空军急欲把对巴基斯坦的破坏扩大到最大限度,还派出运输机在夜间攻击对方的目标。若干架苏制安-12B螺旋桨运输机在经过改进后,可在飞行中从后舱门投弹。在西巴基斯坦,安-12凭借全天候制导雷达轰炸了油库、弹药库及部队集结地域。安-12运输机遭到了高射炮火的抗击和一架“幻影”飞机的攻击,但它们全都安全返航。
巴基斯坦空军将其全部飞机用于遂行攻击任务。
在巴战斗轰炸机中,作战能力最强的要数“幻影ⅢE”型机。印度声称它在这次冲突期间击落了6架“幻影”飞机,大部分是地对空火力击落的,巴基斯坦则说没有一架“幻影”飞机遭受损失。巴空军在西部出动了2,840架次飞机,其中大部分遂行攻击任务,就这一点而言,有理由推测确有少量的“幻影”飞机遭受了损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