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2)
7天以后,亦即10月22日,由于双方在谈判桌上表示了和平的愿望,后卫Ⅰ战役正式结束。由于尼克松总统殷切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战争问题,因此他下令将轰炸活动限制在20度线以南。到了10月26日,北越和美国已经达成了一个9点和平计划,规定美国军队在60天内从南越撤出,以及释放北越和越共拘留的美国战俘。整个11月里,双方谈判代表一直在苦心推敲停战协议细节。
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对和平的前景十分乐观,以致在10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和平就要到来”,并对北越表现的合作态度表示欢迎。
然而,谈判却在11月23日破裂,12月13日北越代表团退出谈判,使笼罩着巴黎和谈的乐观气氛又消失了。
尼克松总统决心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于是他下令在12月15日恢复轰炸。
“后卫Ⅱ”:一次为时11天的战役
重新开始的轰炸活动(即后卫Ⅱ战役)是一个短暂的、激烈的战役,目的是把北越“炸”回到谈判桌上来。担任此次轰炸战役的主要飞机是B-52远程轰炸机。B-52过去从未大规模出动轰炸北越工业体系。
B-52飞机装有8台喷气发动机,不加油航程为6,000英里,时速可达650英里。虽然它是为运载核武器而设计的,但也能携带大量的常规高爆炸弹。“大肚子”B-52D的典型装弹方式是在内弹舱装42枚750磅级的M-117炸弹,外拄架挂载24枚500磅级的MK-82炸弹。
B-52G经过改装以便在东南亚执行常规轰炸任务,其内弹舱可载27枚750磅级的炸弹。B-52G机上没有B-52D上装的各式各样的电子对抗装置。因此它容易受到地空导弹的攻击。然而它的发动机效率高,节省燃油,而且推力大。此外,B-52G的机内载油量比B-52D多。
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米格机对轰炸机构成的威胁,因为米格机的机动性比轰炸机好得多。所有的B-52都装有一个尾炮塔,炮塔上装有4门由雷达瞄准的50毫米的机关炮,能够有效地对付从尾后进行攻击的敌机。
地空导弹造成的威胁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后卫Ⅱ”战役以前,B-52飞机一直专门在北越南部导弹威胁不大的包干区内以及没有导弹威胁的南越、老挝和柬埔寨境内活动。多年以来,北越一直想用SA-2导弹打掉B-52。11月22日当B-52对荣市附近的重点设防的目标实施突击时,越南人终于得逞了,用一枚导弹击落一架B-52。这是B-52部署在东南亚7年来第一次被敌炮火击落。
B-52飞机特别容易受到SA-2地空导弹和“环礁”空空导弹的伤害。这两种导弹是专门用来攻击机动性不强的目标,如B-52。B-52的投弹高度为30,000英尺,这虽超出大多数高射炮的有效射击范围,但SA-2导弹在这一高度上的射击效果却极佳。然而,B-52飞机的体积大,可携带各种电子对抗设备,以欺骗SA-2导弹。B-52以3机密集队形飞行时,其电子对抗设备对付SA-2雷达系统最为有效。飞机如作机动转弯,则会降低电子对抗的效果。所以,B-52机组被告知,即使对方发射了SA-2导弹,也要保持队形。有几个机组曾试图实施机动规避地空导弹,因此联队长警告说,谁要再打乱队形,就把谁送交军事法庭。
129架B-52计划在12月8日夜间分3个波次突击北越的目标。此外还出动了许多支援保障飞机,他们担任电子干扰,压制地空导弹,反米格空中战斗巡逻,对米格机场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以及布撒金属箔条以建立安全走廊等任务。
第一波次的B-52突击了和乐、夹市和福安的米格机场。同时,F-4飞机用激光制导炸弹突击了河内发电厂、广播电台和铁路编组站。A-7和F-4突击了安沛机场。F-111飞机随后也对机场、地空导弹阵地和调车场进行了轰炸。
3个波次间的时间间隔为4到5小时。第一波于河内时间下午7点45分投了弹,第二波于午夜到达,第三波在5小时以后,黎明之前进行突击。
第一波次由关岛起飞的9架B-52D和18架B-52G以及出泰国的乌塔堡起飞的21架B-52D组成,他们从老挝进入,投弹后马上作急转弯,以最短时间通过导弹威胁严重的地区。从泰国起飞的B-52首先在下午8点01分通过目标。最后一批于下午8点19分投弹。2架飞机突击了和乐机场,6架飞机突击了京门[译者注:原文为KINHNO,疑有误。]目标群,剩下的3架突击了安员铁路。所有这些目标都在距河内30海里的范围以内。
↑返回顶部↑
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对和平的前景十分乐观,以致在10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和平就要到来”,并对北越表现的合作态度表示欢迎。
然而,谈判却在11月23日破裂,12月13日北越代表团退出谈判,使笼罩着巴黎和谈的乐观气氛又消失了。
尼克松总统决心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于是他下令在12月15日恢复轰炸。
“后卫Ⅱ”:一次为时11天的战役
重新开始的轰炸活动(即后卫Ⅱ战役)是一个短暂的、激烈的战役,目的是把北越“炸”回到谈判桌上来。担任此次轰炸战役的主要飞机是B-52远程轰炸机。B-52过去从未大规模出动轰炸北越工业体系。
B-52飞机装有8台喷气发动机,不加油航程为6,000英里,时速可达650英里。虽然它是为运载核武器而设计的,但也能携带大量的常规高爆炸弹。“大肚子”B-52D的典型装弹方式是在内弹舱装42枚750磅级的M-117炸弹,外拄架挂载24枚500磅级的MK-82炸弹。
B-52G经过改装以便在东南亚执行常规轰炸任务,其内弹舱可载27枚750磅级的炸弹。B-52G机上没有B-52D上装的各式各样的电子对抗装置。因此它容易受到地空导弹的攻击。然而它的发动机效率高,节省燃油,而且推力大。此外,B-52G的机内载油量比B-52D多。
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米格机对轰炸机构成的威胁,因为米格机的机动性比轰炸机好得多。所有的B-52都装有一个尾炮塔,炮塔上装有4门由雷达瞄准的50毫米的机关炮,能够有效地对付从尾后进行攻击的敌机。
地空导弹造成的威胁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后卫Ⅱ”战役以前,B-52飞机一直专门在北越南部导弹威胁不大的包干区内以及没有导弹威胁的南越、老挝和柬埔寨境内活动。多年以来,北越一直想用SA-2导弹打掉B-52。11月22日当B-52对荣市附近的重点设防的目标实施突击时,越南人终于得逞了,用一枚导弹击落一架B-52。这是B-52部署在东南亚7年来第一次被敌炮火击落。
B-52飞机特别容易受到SA-2地空导弹和“环礁”空空导弹的伤害。这两种导弹是专门用来攻击机动性不强的目标,如B-52。B-52的投弹高度为30,000英尺,这虽超出大多数高射炮的有效射击范围,但SA-2导弹在这一高度上的射击效果却极佳。然而,B-52飞机的体积大,可携带各种电子对抗设备,以欺骗SA-2导弹。B-52以3机密集队形飞行时,其电子对抗设备对付SA-2雷达系统最为有效。飞机如作机动转弯,则会降低电子对抗的效果。所以,B-52机组被告知,即使对方发射了SA-2导弹,也要保持队形。有几个机组曾试图实施机动规避地空导弹,因此联队长警告说,谁要再打乱队形,就把谁送交军事法庭。
129架B-52计划在12月8日夜间分3个波次突击北越的目标。此外还出动了许多支援保障飞机,他们担任电子干扰,压制地空导弹,反米格空中战斗巡逻,对米格机场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以及布撒金属箔条以建立安全走廊等任务。
第一波次的B-52突击了和乐、夹市和福安的米格机场。同时,F-4飞机用激光制导炸弹突击了河内发电厂、广播电台和铁路编组站。A-7和F-4突击了安沛机场。F-111飞机随后也对机场、地空导弹阵地和调车场进行了轰炸。
3个波次间的时间间隔为4到5小时。第一波于河内时间下午7点45分投了弹,第二波于午夜到达,第三波在5小时以后,黎明之前进行突击。
第一波次由关岛起飞的9架B-52D和18架B-52G以及出泰国的乌塔堡起飞的21架B-52D组成,他们从老挝进入,投弹后马上作急转弯,以最短时间通过导弹威胁严重的地区。从泰国起飞的B-52首先在下午8点01分通过目标。最后一批于下午8点19分投弹。2架飞机突击了和乐机场,6架飞机突击了京门[译者注:原文为KINHNO,疑有误。]目标群,剩下的3架突击了安员铁路。所有这些目标都在距河内30海里的范围以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