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美国空军1972年首次击落敌机是在2月29日夜里,当时有架米格-21飞机试图在老挝上空拦截美国飞机。执行反米格机战斗巡逻任务的罗伯特·洛奇少校和罗杰·C·洛赫尔中尉按照“红色皇冠”(美国海军在北部湾的一艘雷达巡逻舰的代号)发出的警报,根据“红色皇冠”给出的航向,F-4飞机飞到与敌机对头的攻击位置,洛赫尔用瞄准具套住了一架米格机,洛奇在11海里处发射了一枚AIM-7E空空导弹,在8海里和6海里处又各发射了一枚AIM-7E空空导弹。洛奇目睹第一枚AIM-7E爆炸,接着又看到第二枚爆炸,这枚导弹的爆炸引起米格机爆炸,敌机变成了一个火球。洛奇转弯退出这一空域时,曾有两架米格飞机在尾后追击。洛奇下降高度,躲开了追击者。
1972年3月29日的入侵
3月29日,北越的3个师4万人突然越过非军事区。恶劣的天气对北越是有利的,在最初几天里,低云和大雨阻碍了美国和南越飞机的活动,使得北越军将南越军第8师击退。北越军的进攻部队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广治市郊外,才遇到南越陆军顽强抵抗,他们不得不停了下来。
4月5日,局势更加恶化,北越的第二支入侵部队从靠近柬埔寨的平隆省跨过边境,向安禄和金边及西贡间的13号战略公路逼近。北越军在坦克支援下,攻占了禄宁,包围了重要的省城安禄,并想方设法在距西贡37英里的真成封锁第13公路。
与此同时,在中部高原地区又开辟了第3战线。北越军装甲部队在达多和新景两地全歼了南越守军。他们摧毁了好几个南越的火力基地,并切断了14号和19号公路,使波莱古和昆篙两地陷于孤立。南越和南朝鲜军为了打通这两条公路,在这一地区与北越军进行拉锯战。
最后一条战线位于沿海的平定省和广义省。共军用坦克进攻昆篙市,并占领了沿海的平定省。
北越的进攻部队共有12个师,13万人,几百辆苏联提供的T-54、T-34和PT-76坦克。这支庞大的军队在4个战线均占压倒的优势。
南越军高级指挥部对北越此次进攻是有戒备的,这与1968年春节攻势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情报部门发挥了作用,他们曾预计北越将在1972年初的某一时间发动进攻。然而,由于1972年的春节已过,美军和南越军多少有点放松警惕。北越军将进攻日期又推迟了两个月,这样,武元甲将军便使盟军感到河内可能改变了主意。然后他利用盟军疏于戒备,发动了一场比盟军预料中的规模大得多的常规进攻作战。
南越军尽管处于劣势,但在大部分作战地区内,他们仍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顽强的抵抗,他们用手榴弹和M-72轻型反坦克炮(这就是他们的重武器)击退坦克的进攻。鉴于美国的空中支援对于击退配有坦克的北越军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尼克松总统立即下令向泰国、南越和关岛增派空军部队,并且下令立即进行突击以挫败入侵者。
“后卫Ⅰ”:1972年4月—10月
河内想利用美国总统选举年的反战情绪,以为它会遏制美国对这次入侵的反击。然而尼克松总统却决定美国全力拯救南越,并使北越军遭受重创。4月6日,他批准美国飞机开始轰炸北越。
这次新的轰炸战役被命名为“后卫”。其规模和激烈程度只有先前的“滚雷”战役能与之相比。当时,正处于撤军阶段的美国空军在南越只有76架F-4和A-37(在T-37的基础上改装的攻击机),而在1968年的顶峰时期则有350架飞机。另外,美国空军在泰国还有300架喷气式飞机;海军有两艘航空母舰(“珊瑚海号”和“汉科克号”)停泊在北越海外。
4月,美国开始迅速向南越重新部署空军部队以防止南越落入敌手。在代号为“常备不懈”的一系列快速部署行动中,B-52从美国本土横跨太平洋到达关岛。从4月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F-4飞机也开始从太平洋和美国本土的基地到达东南亚。海军陆战队共派出8个F-4中队,2个A-4中队和1个由EA-6A“入侵者”飞机组成的电子战分遣队。
海军“小鹰号”、“星座号”、“中途岛号”、“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与原有的“珊瑚海号”和“汉科克号”一起活动。到4月30日,四艘航空母舰已到达停泊地,共运载360架飞机(6艘航空母舰中有4艘在停泊地,另两艘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准备轮换)。
在“常备不懈Ⅰ”行动中,空军将一个F-105G“野鼬鼠”飞机中队,一个EB-66小队,几个F-4D和F-4E中队调到泰国的基地。到5月1日,已有72架F-4D进驻泰国的达卡里基地。
↑返回顶部↑
1972年3月29日的入侵
3月29日,北越的3个师4万人突然越过非军事区。恶劣的天气对北越是有利的,在最初几天里,低云和大雨阻碍了美国和南越飞机的活动,使得北越军将南越军第8师击退。北越军的进攻部队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广治市郊外,才遇到南越陆军顽强抵抗,他们不得不停了下来。
4月5日,局势更加恶化,北越的第二支入侵部队从靠近柬埔寨的平隆省跨过边境,向安禄和金边及西贡间的13号战略公路逼近。北越军在坦克支援下,攻占了禄宁,包围了重要的省城安禄,并想方设法在距西贡37英里的真成封锁第13公路。
与此同时,在中部高原地区又开辟了第3战线。北越军装甲部队在达多和新景两地全歼了南越守军。他们摧毁了好几个南越的火力基地,并切断了14号和19号公路,使波莱古和昆篙两地陷于孤立。南越和南朝鲜军为了打通这两条公路,在这一地区与北越军进行拉锯战。
最后一条战线位于沿海的平定省和广义省。共军用坦克进攻昆篙市,并占领了沿海的平定省。
北越的进攻部队共有12个师,13万人,几百辆苏联提供的T-54、T-34和PT-76坦克。这支庞大的军队在4个战线均占压倒的优势。
南越军高级指挥部对北越此次进攻是有戒备的,这与1968年春节攻势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情报部门发挥了作用,他们曾预计北越将在1972年初的某一时间发动进攻。然而,由于1972年的春节已过,美军和南越军多少有点放松警惕。北越军将进攻日期又推迟了两个月,这样,武元甲将军便使盟军感到河内可能改变了主意。然后他利用盟军疏于戒备,发动了一场比盟军预料中的规模大得多的常规进攻作战。
南越军尽管处于劣势,但在大部分作战地区内,他们仍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顽强的抵抗,他们用手榴弹和M-72轻型反坦克炮(这就是他们的重武器)击退坦克的进攻。鉴于美国的空中支援对于击退配有坦克的北越军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尼克松总统立即下令向泰国、南越和关岛增派空军部队,并且下令立即进行突击以挫败入侵者。
“后卫Ⅰ”:1972年4月—10月
河内想利用美国总统选举年的反战情绪,以为它会遏制美国对这次入侵的反击。然而尼克松总统却决定美国全力拯救南越,并使北越军遭受重创。4月6日,他批准美国飞机开始轰炸北越。
这次新的轰炸战役被命名为“后卫”。其规模和激烈程度只有先前的“滚雷”战役能与之相比。当时,正处于撤军阶段的美国空军在南越只有76架F-4和A-37(在T-37的基础上改装的攻击机),而在1968年的顶峰时期则有350架飞机。另外,美国空军在泰国还有300架喷气式飞机;海军有两艘航空母舰(“珊瑚海号”和“汉科克号”)停泊在北越海外。
4月,美国开始迅速向南越重新部署空军部队以防止南越落入敌手。在代号为“常备不懈”的一系列快速部署行动中,B-52从美国本土横跨太平洋到达关岛。从4月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F-4飞机也开始从太平洋和美国本土的基地到达东南亚。海军陆战队共派出8个F-4中队,2个A-4中队和1个由EA-6A“入侵者”飞机组成的电子战分遣队。
海军“小鹰号”、“星座号”、“中途岛号”、“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与原有的“珊瑚海号”和“汉科克号”一起活动。到4月30日,四艘航空母舰已到达停泊地,共运载360架飞机(6艘航空母舰中有4艘在停泊地,另两艘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准备轮换)。
在“常备不懈Ⅰ”行动中,空军将一个F-105G“野鼬鼠”飞机中队,一个EB-66小队,几个F-4D和F-4E中队调到泰国的基地。到5月1日,已有72架F-4D进驻泰国的达卡里基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