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飞弹!

  没错,就是飞弹,严格说起来,差不多就是后世二战时期德国开发出的那种V2飞弹的雏形。

  更严格地说,它们都是后世导弹的雏形!

  作为一个从后世回来的人,叶云飞肯定是要开发导弹的,虽然现在的科技力量还达不到,但也要早早开始准备。

  更别说有了‘灵能科技’之后,很多方面的科研发展直接上了几个台阶,某此部分还是短板,暂时无法解决,但某些部分却是已经可以做到了。

  比如说电脑导航、计算、控制……等方面,直接一跃千里,达到,甚至都超过了后世科技,短板只是在工业水平、原材料、加工精度……等地方。

  因此,导弹暂时还弄不出来,但飞弹却是可以弄出来玩玩的了。

  现在世界各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毕竟连飞机都是刚刚面世呢,为了不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叶云飞不可能现在就大张旗鼓地建设导弹发射井,搞弹道导弹实验什么的,所以最后把主意打到了潜艇身上。

  用潜艇发射导弹,在后世是很普遍的一种方式,灵活、隐蔽、安全。

  在技术上,后世以苏俄为代表的水下点火发射,特点是在发射筒内发射,代表是SS-N-23;以法国为代表的水下点火发射,特点是弹出发射筒后在水下点火,代表是M51;以美国为代表的水面点火,特点是弹出发射筒后,直到到了水面再点火,代表是三叉戟。

  三叉戟不是到达水面就开始点火的,而是在出了水面后上升到10米~15米左右再点火的。

  这是潜射弹道导弹的特点,而在潜射反舰导弹上,潜射反舰导弹水下发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干式无动力发射,另一种为干式有动力发射,前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潜射“鱼叉”反舰导弹,后者则以法国的“飞鱼”反舰导弹为代表。

  这两种发射方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其水下运载器的设计不同。

  前者的运载器被发射出鱼雷发射管后,利用发射动力和运载器本身所具有的浮力在水中航行并上浮,当箱体以一定角度升到水面时,自动抛掉运载器的前盖,同时,导弹助推器在运载器内点火将导弹推出,导弹随即转入空中飞行状态。

  与无动力方式相比,有动力发射的运载器尾部装有火箭发动机、水下控制舵及相关控制设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