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西北兵团的主力是王匡的泰山兵,前锋已经布防于河阳津,隔河与洛阳相望,最早进入临战状态。

  中部兵团除张超(张邈弟)的广陵兵外,其他是清一色的兖州子弟兵。

  西南兵团以豫州兵为主,后孔伷部融入中部兵团,李旻部并入南部兵团。

  南部兵团的主力是孙坚的长沙兵,战斗力极强。

  这里要说一说冀州刺史韩馥与渤海太守袁绍。

  袁绍是个在性格上集强弱于一身的家伙,他弱的一面大家已经见过了,手握五千西园军精锐部队,竟然被仅有三千多客军的董卓给忽悠住了,以致抛弃部队逃之夭夭。但袁绍内心还是渴望做一个强者,只是不能在洛阳城中做罢了,他离开洛阳,便立即通过武装起义,向世界证明谁才是最后的强者。

  董卓进京五个月后,新君改元,年号初平(公元190年~193年)。新年伊始,关东联盟宣告成立,袁绍被推为盟主。

  第69节:四十三 战略伙伴关系大多靠不住

  四十三 战略伙伴关系大多靠不住

  据说袁绍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起兵,是因为新年号与自己的字(袁绍字本初)有相合之处,便认为起兵一定能获成功。

  别责备袁哥唯心,后世人也大多信这个,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最后一句就是句固定台词:"上帝保佑美国!"

  没想到在袁绍最初起兵渤海,声言讨伐董卓进军洛阳的时候,第一个作战对象竟然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冀州刺史韩馥。

  对顶头上司开火一般人们都乐意做,不过玩明的不多,那是要冒绝大风险的,上司们对直接下属大多也是如此心态,但风险系数要小得多。

  韩馥是从东汉文化重镇颍川走出的士人,是董卓进京后,周毖、伍琼这两个无间道高手,为将来拾掇董卓向冀州这个战略要地布下的一颗棋子。而人一旦做上了官与想当官时的心情是大大不相同的。

  汉末的冀州兵精粮足,士民殷盛,以如此之势来面对中原凋敝,优越感便油然而生。在洛阳朝廷中,韩馥可以做他的清流,写一些官样的文章,喝喝小酒,发发牢骚,抒发一下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在士林中博得一个直言的美名。但是成为冀州刺史后,韩馥这个士人就发生了变化,现在他已集一州的军政大权于一身,到手的富贵谁愿意轻易丢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