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还能挑肥拣瘦?最好能超越孟圣人要求的:苦晕心志,劳断筋骨,掏空其身,一命呜呼!

  公元177年,在朝野众多官员的推荐与赞扬声中,曹操被任命为顿丘县令,当即走马上任。

  第16节:九 升官之路=仕途=进步(1)

  九 升官之路=仕途=进步

  咱们中国人的确了不起,伟大的汉字着实出神入化。例如"仕途"这个词,不就是升官的过程--也可以称"升官之路"的意思吗?可咱们偏不明说,两个字,"仕途"!文雅多了吧?

  历史车轮滚到现在,人们更是妙词生花,连"仕途"这二字也嫌俗了,曰:"进步"!服气了吧?"仕途"一词再文雅,也只能与"艰难"呀"顺利"呀连在一起,没有办法施展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进步"二字多漂亮?那是可以主动要求的,要求"进步",理直气壮,顺理成章,大家可曾听说过,有哪一人因为自己积极要求"进步"而脸红过?

  且说曹操,三年不到,副县转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由副转正的一大步完全是凭自己的血气拼上来的,而且附带着名声大振,官声远播。仕途顺利,旗开得胜!

  百里小县,对大才来说,根本就谈不上用心治理之说。这一点可以从以后的凤雏庞统就任耒阳县令后的表现及语言中得到证实。以后子金山自会细述。

  曹操的天分及才学又岂是庞统所能够比及的?当然也不会拿这个正县级干部当回事。所以上任后权当进入了做官学校的初中部学习了,小时候缺的文化课也好趁机补一补。

  这段时间曹操主要以修文为己任,习武当然也是必修课程,不过这时的曹操在武学方面早已不屑于"哼哼!哈哈!"的小儿科阶段了,他要研究的比楚霸王还要厉害百倍--完善自己的孙子十三篇注释。

  后来文学方面曹操的成就是非凡的,不但一扫前人辞赋中的脂粉气息,而且以磅礴之势横开建安文坛一代先河!所留诗赋至今读来仍觉豪情如在,荡气回肠!

  至于武学领域的成就子金山会细细地描述给诸位,唯求大家拿出在"仕途"求进步的耐心来,陪着俺慢慢地聊下去。

  时光如梭,转眼秋去冬来。

  曹操在顿丘任上晃悠几个月了,这次他没再启动什么面子工程,也没有遇到什么不长眼的豪强前来送死,所以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政绩。反而倒是有关曹操武功深湛、力敌万人的传说越播越远,越传越邪乎。

  据说人一旦倒了运,喝口凉水也会塞牙;走了大运呢,出门绊倒也会拾个金元宝。曹操眼下就是如此,至少从表面看来是像走了红花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