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宁修认为这种制度简直就是反人类的,真不知道当初朱元璋是怎么拍脑袋想出来的。

  募兵制营兵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改善,本来一切都走向正轨。可惜另一项制度把募兵制的大好形式毁于一旦。

  明末各总兵、副将地位增加。为了笼络这些人朝廷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家丁制度。

  朝廷允许总兵、副将拥有一部分自己的家丁。后来发展到游击、参将也能拥有。

  家丁不同于一般的营兵,他们可以跟随将领调动,且往往跟随家主的姓氏,被视为将领实力的体现。

  像明末辽镇的祖大寿,就拥有九千名祖家军,以至于朝廷都不得不拨出巨额辽饷养着这群大爷。

  家丁往往吃好穿好甲胄精良,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这些家丁往往也是营兵中的主力,在作战时十分悍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按理说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军队更加强势,但只是理论上。

  因为军队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家丁吃穿的越好,那些普通士兵吃穿的就越差。

  换句话说,家丁的一切都是将领们从普通士兵身上剥削来的。

  也许这些普通营兵不懂剥削的概念,但他们肯定会觉得不爽。

  反应在训练上那就是消极怠工,反应在战斗中那就是做做样子。

  他们肯定会想,那些家们吃好喝好,自然应该做先锋主力。我们吃都吃不饱指望老子拼命,做梦!

  所以不管家丁多么悍勇,都填不上普通士兵怯敌畏战的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